二十四節(jié)氣,是歷法中表示自然節(jié)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jié)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jié)氣,每個節(jié)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
“清明時節(jié),麥長三節(jié)”,此時江淮地區(qū)的小麥即將孕穗,油菜也已經(jīng)盛花,地處大江南北的江淮郡和江北郡,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做為決心以中庸之道,絕不出頭為此世立身之本的蘇洵而言,出名對他來說太過殘酷。
自從蘇洵得知自己聲明遠播后,蘇洵就感覺人生黑暗了。
這不是矯情,這是蘇洵的生存之道,蘇洵連自己居住的山中庭院名字都不起一個,就是因為害怕名氣。
前世蘇洵是深知名氣越大,麻煩越多,名氣越大越危險的道理,前世多少名人大v,網(wǎng)紅主播,都倒在了名氣大這上面,家族名氣大,別人會忌憚你,個人名氣大,別人會關(guān)注你。
若是“德不配位,則必有栽秧”,名氣大就得有足夠的德行,就像蘇洵前世被稱為在世神農(nóng)的那位圣人,那是名氣再大也是沒事,因為他老人家“德”早就大過了“位”,可謂是萬家生佛,被歷史書銘記歷史的人,對整個人族都有大功。
其他的有一個算一個,只要德不配位的存在,應該是沒有一個好果子的,蘇洵自認為自己三觀或許不差,內(nèi)心深處有時還有些偉光正,有著濃郁的責任感,但要是論德行怎么樣,那肯定是有一些底線,但是大德行現(xiàn)在應該是沒有的。
論功績,或許對蘇家有些,對人族來說,做為蘇家嫡長子,蘇洵衣食住行不能說純民脂民膏,功績那也肯定是涼涼,不過上次看到詭煞殺死如此多的人,蘇洵也曾想過如果有機會,必要護得一方安寧。
但是古人說的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br/> 蘇洵認為自己或許不窮,但是達也算不上。
剛剛晉升世家的蘇氏,雖然在這江淮郡算是有了些實力,但是晉國天下三十六郡,只能說蘇家剛剛脫離了世家底層。
自己也不是蘇氏東房家主,最多只能算是未來東房家主。
能護著自己家活著已經(jīng)很不錯了,如果未來能掌握蘇家,或許也能護得西嶺山周邊安寧,
因為蘇家晉升世家,算是徹底踏入了世家的圈子,所以蘇洵也特意了解了一下晉國的朝堂圈子。
這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嚇一跳,自從知道大伯蘇邕小兒子叫蘇長梅,并在三歲時在江北金陵出事丟失后,蘇洵就一直害怕,這個世界可能會有“瑯琊榜”的影子。
因為太巧了,既然這個晉朝能出現(xiàn)陶淵明并蒂,也就有可能亂入瑯琊榜。
而蘇洵了解到的晉朝朝堂局勢,幫蘇洵基本確定了這件事。
蘇洵了解到在這個超凡晉國,如今心境修為最高的幾人中,便有當朝太傅七品國治境的黎崇,宰相謝安,也有隱居家族不愿出仕的陶淵明。
領(lǐng)悟六品軍陣的大將軍也有好幾個,其中最出名的是東南西北,四大鎮(zhèn)邊將軍威震蠻荒,鎮(zhèn)南將軍赤焰林燮,鎮(zhèn)東將軍白袍陳慶之,鎮(zhèn)北將軍謝玄,鎮(zhèn)西將軍祖逖。
四大邊軍兵團,各有十萬三品明勁期士卒,邊軍大將以六品軍陣統(tǒng)帥,軍陣一起,血煞漫天,晉國仗之震懾蠻荒諸國。
陶淵明,謝安,謝玄,陳慶之,祖逖,蘇洵都聽說過,歷史中的人物,蘇洵還是有心理準備的。
但是在聽到,黎崇,林燮,這幾個人時,蘇洵就知道不好,“這幾位是干什么的,瑯琊榜亂入嗎?”
而他那個伯父,蘇家西房家主蘇邕那位在金陵丟失的三歲小兒子”蘇長梅”。
就憑蘇長梅這姓名,現(xiàn)在是不是極有可能變成了,六年后的那個被皇帝滅滿門的瑯琊榜男主角“梅長蘇”,現(xiàn)在叫林殊,領(lǐng)悟了六品軍陣的大將軍林燮的兒子。
沒辦法不由得蘇洵不懷疑,這名字和林殊他們一家太有緣啊,估摸最少也得是義子,現(xiàn)在先當親子算吧,這樣應對起來才穩(wěn)妥。
而且哪怕是義子,依著林家那位氣運主角的親和力,自家這傻堂弟,十年下來,怕是早就都死心塌地,被林家綁定死了。
還有今年七品大儒陶淵明講道金陵城外尼山書院,最欣賞的學子竟然是梁山伯與祝英臺。
因為梁山伯和祝英臺連寒門子弟都算不上,頂天了只能說是祖上是寒門,所以這個事情鬧得還挺出名。
這到底是個什么世界,光現(xiàn)在蘇洵就已經(jīng)確定兩部電視劇了,對現(xiàn)在的蘇洵來說,這個世界是真實的,不是在看電視劇。
作為看過這兩部電視劇的存在,雖然世界不一樣,蘇洵猜不到未來會發(fā)生什么,但是事件的大概方向,蘇洵感覺還是能猜到的。
“梁?!边€好,畢竟現(xiàn)在看來應該與自己關(guān)系不是很大,自己又招惹不到唯一反派馬文才。
而且就算招惹了又怎么樣,一個馬家而已,蘇洵還是有自信的,可不是因為自己前世其實是梁祝的粉絲,所以才不怕招惹馬文才的。
但也就是因為能猜到,所以蘇洵感覺,江淮蘇氏這個弱雞,也很可能會被迫參與進六年后的那場,瑯琊榜里針對林氏謀逆的滅門之禍,這才是要命題啊。
要知道,這個世界的林燮可是領(lǐng)悟了六品軍陣,而到時候領(lǐng)悟六品軍陣的林燮,帶領(lǐng)著七萬王牌軍隊都被人設(shè)計坑沒了,效忠的王爺也被殺了,蘇家這點蝦兵蟹將還有希望嗎。
蘇洵不知道,蘇洵現(xiàn)在對自己僅有的信心,就是還有六年的發(fā)育時間,還好自己已經(jīng)領(lǐng)悟了兩儀軍陣,還好自己已經(jīng)發(fā)育起來了,有了反抗的希望。
就像蘇洵小時候讀書練武時想的,只要自己掌握了蘇家東房的軍隊,那么不管未來發(fā)生了什么,只要有人敢動自己,敢動身邊人,那么自己就要磕他一嘴血出來。
生活不管怎么樣,日子還得繼續(xù)過,想明白了這些,蘇洵也不去煩惱了,帶著幾個兄弟又跑到山中小院,拿起書本苦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