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意識里,最常見的便是喜、怒、哀、樂、愁、驚這六種意識,要說人生意識當(dāng)中最大的喜是什么,那莫過于是見證自己孩子的誕生,因為隨著一個新生命的降臨,自己的生命也會在自己后代的身體得到延續(xù),因為古人基本上都崇尚仙神之道,認(rèn)為生命之源生生不息,通過血脈一代傳承一代,所以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后為大?!?br/>
????而后人通過《孟子.離婁上》這一典籍知道到了這句話,所以從古自今“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句話基本上也就成了家中長輩經(jīng)常對自己子孫提起的一個話題,而在古代,你要是不娶妻生子,那恐怕是最大的罪過了,因為你沒有后代便是斷絕了祖上的血脈傳承,而對于被尊稱為“亞圣”的孟子,又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反駁這點,即便是今天,我也想不出有誰能夠反駁孟子提出的孝道這一說,人都會經(jīng)歷生老病死,而順應(yīng)天道循環(huán),即便當(dāng)今這個時代有丁克一族,但恐怕幾十年后,在身衰力竭之時,身邊連一個送終的人都沒有時,怕是死都不會瞑目,所以對于那些打算“丁克”一生的人,我想說一聲,不管什么原因,還是生個孩子,至少沒有古人們說的那樣是生命在后代身上延續(xù),但起碼因為血統(tǒng),你的孩子延續(xù)了你的精神,往現(xiàn)實里說也就是你死前有個人送終,而往道家主張的“道”這一方面來說,世間萬物都有著它的自然規(guī)律,而人包含在了萬物之中,卻不可能成為萬物,想要打破自然的規(guī)律卻是不可能的,而往道教主張的人死經(jīng)黃泉過奈何再面對輪回這方面來說,并不是誰死后都能經(jīng)歷輪回的,或許很多人在傳聞中聽說的都是人快死時,便有陰差拿著鎖鏈在一旁等候了,其實不然,人有三魂七魄,而三魂是指天地人三魂,而在醫(yī)學(xué)上堅定死亡的標(biāo)準(zhǔn)一般時以心臟停止跳動為準(zhǔn),其實醫(yī)學(xué)上的這一說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心臟停止跳動,因為人身體里便不再有血液循環(huán),這個時候天魂因為沒有了血液循環(huán)便無法聚集靈氣來主掌命(天)宮,所以隨著心臟停止跳動,天魂首先離體的,這里的離體并不是指天魂在離體后還能以靈體的方式存在,而是“血脈止,天魂散?!标P(guān)于這點,后面的章節(jié)會具體提到。
????而陰差為什么在人臨死之前便早早的守候在一旁,為的就是目睹天魂的消散,因為天地人三界都有各自的法則,陰差沒有權(quán)力過界執(zhí)法,即便是地界的冥王也一樣要遵守,因為天魂并不屬于地府管轄,只要天魂不離體,那么陰差是無法進行勾魂的,即便是在人界,也不是陰差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的,所以他們必須目睹天魂消失過后,才能進行索魂,而天魂一離體,陰差便用勾魂索(鏈)往死者身上一勾,地魂便隨著鎖鏈破體而出,陰差來到人界的任務(wù)也就完成,天魂主掌的是命宮,地魂主掌的卻是五格,也就是運,因為天地兩界不相連,所以依靠人魂主掌的壽元連在了一起,隨著三魂聚于一體,民間也就流傳出命運這一說法,但看似相連,但命跟運卻又不一個概念。
????而人死后都要舉行超度儀式,也就是我們說的做道場,這也是因為人魂本就誕生于人界,如果要進入輪回再度為人,必須指引其去地界跟自己的地魂相聚,而人界與地界雖然緊緊相連,但人魂卻是無法直接去地界進入輪回的,這必須得有一個引路人得指引,而因為這個位置的特殊,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引路人的,而唯一的條件便是跟自己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才可以,因為只有血緣的力量才能正確帶著死者進入輪回,所以在人死后,做道場的那幾天都會有自家親人手拿引路花(有的地區(qū)叫引魂幡),如果沒有親人的用引路,那是絕不可能輪回的,所以想一直“丁克”一生的人,如果你不打算輪回,那倒可以一意孤行,但你想兩全其美,那就無疑癡人說夢了,沒有后代便代表你連輪回的資格都沒有。
????如果說大喜這種意識是因為新生命誕生而形成,那么大驚無疑是因為跟死亡離不開關(guān)系了,幾乎人每一次產(chǎn)生驚這一意識,那多少觸碰到了死亡的邊緣,好比有時候你走在大街上,突然后面一輛車從你身邊呼嘯而過,對于這種情況,你當(dāng)時便會感覺到冒冷汗,而這種意識的形成正是因為意識里的驚剛剛與死亡擦肩而過,這種事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所以我用另一件事來講述驚的意識形成,那就是有時候你正對一件事入迷,又或者你沒有防備時,身邊突然出現(xiàn)一個人在你身上一拍,或者在你身邊大喊一聲,你當(dāng)時便是不是會覺得有種跌落的感覺?如果是,那么這也是你意識里的驚觸碰到了死亡,因為你在放松身體的時候,你身上的感知卻處于一種無意識的狀態(tài),用通俗易懂的話說就是你身上沒有帶任何武器與防具,但你又要穿過一座充滿野獸的大山,但前提卻又是你不知道這山里有可以威脅你生命的存在,所以你從走進大山開始直到最后到出口處了,你都沒有遇到任何危險,所以你放松了警惕,而正是你放松警惕過后,突然間你耳邊響起一陣你熟悉的野獸吼叫,聲還未落,你眼中便出現(xiàn)了野獸的身影,你覺得你這時會不會恐懼?而正因為你離出口沒幾步路,一跳出來就可以保命,你迫不及待的逃出生天,再轉(zhuǎn)頭看看你身后的大山,是不是又有種劫后余生的感覺從心中升起?而人遭到朋友出聲嚇自己時,多數(shù)人都會產(chǎn)生一種心臟掉落的感覺,而在看清楚嚇自己的是誰時,卻又松了口氣,接著便是對對方一頓臭罵,而對于這些喜歡惡作劇的人,我想告訴你,人嚇人是真的會嚇?biāo)廊说?,而這種死卻不同于其他的死法,遭人這樣嚇?biāo)赖?,沒有例外全部魂飛魄散,因為人在娘胎里便帶有一股“氣”不同的教派與地區(qū)對于這股氣稱發(fā)不一,而據(jù)奇門里記載這股氣乃生命形成之時衍生的混沌之氣,也是道家統(tǒng)稱的陰陽之氣,而平常人隨著出生跟長大,這股氣便會逐漸在你身體里萎靡,只至最后只剩下小小的一股伴隨你一生。
????而民間所說“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边@一說法的原意也并不是像民間流傳的那樣說人生在世要上進努力,不要讓困難打倒,而根據(jù)奇門一脈的一些書籍記載,并沒有佛爭一炷香這一說,而對人爭一口氣這句話的解釋為世間萬物均誕生于混沌之中,而母體暗合混沌孕育生命的真理,所以上古時期的人便開始研究用什么方法保留這股混沌之氣以助自己參悟天道,而最先研究混沌之氣的便是伏羲,在這其中便創(chuàng)造了先天八卦,隨后得天道飛升成仙,而伏羲的族人見自己族長得悟天道,便開始學(xué)著他參悟天道,但天道又豈是那樣輕易能夠參悟,隨著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大部分族人除了耗盡壽元落個身死輪回之局外,也沒有參悟天道保留那股與生俱來的混沌之氣,直到后來黃帝在先天八卦的根基上加上天篆文冊一些神章創(chuàng)出了最早的奇門格局供后人參悟天道。
????即便有了黃帝的創(chuàng)新,但能夠?qū)⒒煦缰畾獗A粝聛碇约簠⑽蛱斓赖娜四且彩区P毛麟角,直到老子李耳參悟天道開創(chuàng)道家后,領(lǐng)悟人體元神乃魂魄聚合而成,而世人為何無法以奇門格局控制混沌之氣萎靡,能夠保留其不萎靡的人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到頭來人活一世,為了參悟天道,爭的只是那一股很少的氣罷了,而看破了正是因為人與人的魂魄不同,資質(zhì)不一,老子懷著萬物源于始一的想法,創(chuàng)了一套可以供世人研習(xí)的道家心法,也就是道家打坐靜修的呼吸法門,道家打坐講究一呼一吸之法,以鼻吸,以口吐,而混沌之氣也正是隨著人口而出逐漸萎靡,所以爭的正是從口中流失的氣,以至于后來不管是在道家還是國術(shù)的一些內(nèi)家武學(xué),打坐那絕對是千篇一律的,眼觀鼻,鼻觀心,舌頂上顎把氣壓回丹田,然后再提綱靜坐,防止到了丹田的氣從魄門(肛門)竄出。
????而這之后,“人爭一口氣”其真正的含義也逐漸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但不管如何,今天對其的解釋還是充滿正能量的,其中不乏勵志與面對困難保持不屈的精神這些解釋。
????而在歷史的洪流當(dāng)中,中國本土的宗教--道教,也沒有了當(dāng)初的繁榮,甚至在南宋滅亡之后,逐漸被印度傳入中土的佛教所掩蓋了名望,加千年的歲月輾轉(zhuǎn),其中很多道家的名言真理不是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就是被后人更改,而“人爭一口氣”的說法不但被更改,而且還在前加上了佛教,至于加上“佛爭一炷香”這句話不知道是因為這句話押韻還是加上這句話的作者覺得佛本是道。至于具體的原因卻無法考證。
????但歷史上有明確的記載,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后,確實受到道教很大的影響,這些從佛教很多的事跡當(dāng)中都可以看出佛教為了讓華夏人民更容易接受這個外來宗教,其中的改革可謂不少費心。
????當(dāng)你了解了這些后,不要再以拍打跟大吼的方式來惡作劇,要知道人在全身放松的情況下,不但身體是脆弱的,魂魄也是一樣,我想你也不想自己朋友因為自己的一個惡作劇魂飛魄散吧,一句話--致人于萬劫不復(fù)的只有人。
????人的六種意識當(dāng)中從喜到驚,一個站在生命源頭,一個卻站在死亡邊緣,看似站在對立的位置,但這其中又包含了自然的規(guī)律,六種意識當(dāng)中若單論哪種意識能夠蒙蔽人的心智,那無疑是怒這種意識了,怒雖然處于喜與驚之間,但其對人產(chǎn)生的影響卻太大了,因為怒是六種意識中唯一一種不懼死亡的意識,一個人在怒意的驅(qū)使下,連死亡都絲毫不懼,想象這是何種力量,對于這種力量的記錄,想必大家最熟悉的便是“怒氣沖天”這一個成語了,但在奇門一脈流傳下來的書籍中并未記載這個典故,而是記載了怒意滔天跟怒意覆天兩段故事,看到這里你便能想象怒的力量有多大,這是一種怒意識到達了一定的臨界點可以沖破天的能量。
????言歸正傳:或許起初看到這么多村民離自己不過五米之遙,外公或許還會心虛,畢竟雙拳難敵四手,何況這不下百數(shù)的手,但隨著心中升起的怒意越來越濃,外公起初眼中的一絲心虛之色也逐漸被暴戾所替代,僅管外公沒有學(xué)過一絲半點的門派武學(xué),但那個時代能夠走南闖北的多少手底下有兩下野路子,再加上生長于農(nóng)村,那個時代農(nóng)村長大的人,身上的力氣可叫一個大,憑借著這兩樣,以外公這身勞力平時都可以對上龍開云跟張二愣子不落下風(fēng),更別說自己手里還有家伙。
????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先動。不管是在戰(zhàn)場上兩軍對壘,還是民間的比武,先機占盡才能處于不敗之地,所以一看到兩人在離自己不到一米的位置便有揮拳舞腳之勢,外公當(dāng)下?lián)屜纫徊?,只見他不退反進,趁張二愣子跟龍開云兩人的拳腳還沒有完全使出之時,先是一腳踢在張二楞子的小腹上,然后反轉(zhuǎn)刀身,一記以刀為棍的橫掃千軍對著龍開云揮在半空還未落下的小臂狠狠的砸了下去,由于外公沒有保留力氣,那把柴刀仿佛也在破空之中與空氣產(chǎn)生的摩擦發(fā)出了一絲呼嘯。
????“砰、咔”“啊..”隨著兩聲輕微的沉悶聲過后,便是龍開云的慘叫,刀到骨碎,不知道是不是外公這一下太過勇狠,即便是刀背砸在手臂上,除了把龍開云的手臂骨頭砸碎外,那一股股殷紅的鮮血也從刀背落下的位置溢了出來,沒幾秒便將龍開云的手臂與衣服染得通紅。
????外公并沒有因為龍開云被自己砸斷手臂而打算就此罷手,只見他先是冷冷的掃了一眼不遠處的眾人,然后便抽回目光隨之移到了張二愣子身上,而在場的人在看見外公向張二愣子走去時,傻子也能知道外公接下來要趕什么了,但知道歸知道,在場的幾十號人卻沒有一人敢去阻攔,甚至連出聲的念頭都不敢升起,實在是因為剛剛外公掃視他們的眼神讓他們開始后怕,直到這時他們才恍然醒悟外公平時就不是一個好惹的角色,而剛才外公看過來的眼神,在這大熱的三伏天,也不由讓他們后背冒出絲絲冷汗,要是出面阻攔了,鬼知道下一個倒霉的是誰。
????或許這些村民剛開始就沒有出手幫助張、龍二人的意思,出聲助威無非就是湊個熱鬧罷了,多數(shù)人都認(rèn)為在絕對的人數(shù)的威懾下,外公是不敢反抗的,可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外公不動手了,而且一動手就是不留余地的那種。
????其實按這些村民的想法來說,那是絕對沒有錯誤的,他們錯在哪里,無法是錯在不團結(jié),光有威懾之名,沒有威懾之力。如果他們沒有像看戲似的讓張、龍二人動手,而是一看戰(zhàn)況不對,立馬援手,恐怕外公有三頭六臂,也是不夠這幾十號人塞牙縫的。
????又或者他們在外公打斷了龍開云的手之后,全部人抄起院子的木棒凳子之類的家伙什一擁而上,不要說外公還有能力去找張二愣子的麻煩,在一群人的攻擊下,恐怕不死也得脫層皮,但世事本就無常,剛才還信誓旦旦要為張、龍二人助威的村民,此時像及了啞了火的炮彈一樣,只看見火光一過,卻沒有絲毫動靜。這幾十號人當(dāng)中也有幾個想出頭的,但幾乎都是剛想出聲鼓動大家上去,但全部一致的話還未出口,便被旁邊的人一盆冷水把念頭澆滅。
????“你要想死或者想身上少樣?xùn)|西,你就上去弄翻龍幼唔,老子才沒想去招惹這個瘋子,人多一起上去,他龍幼唔再打不過我們一伙人,弄翻一兩個恐怕沒得絲毫問題,鬼曉得那個會倒霉被他弄斷一垮(一塊的意思),本來就沒得老子莫個事,要是為嘎這襖事傷到哪里,那沒是虧了一點半點,屋里還有娘崽要盤(養(yǎng)活)”
????也許身邊這些人前面的一些話或許不夠讓他們收拾這種伸援手的沖動,但最后一句娘崽,卻無疑像晴天霹靂一般把幾名想出手的人給驚醒,即使心中有些不忍,但也不得不隔岸觀火任憑事態(tài)發(fā)展。
????對于這些村民的想法,外公絲毫不以為意,此時已經(jīng)懶得再去看這些人一眼,他現(xiàn)在的念頭就是弄斷張二愣子剛才打算踢自己的那條腿。
????“龍幼唔,凡事留一線,日后好見面,莫事情做絕....啊..”看著外公一步一步走向自己,僅管步子不大,但每隨著步子前后置換,張二愣子覺得外公的腳步像踏在自己心上一樣,下意識的咽了口口水后,一邊出聲讓外公放過自己,另一邊卻開始往后移動身體,打算趁外公不注意先跑了再說,但外公壓根就沒打算放過他,不等張二愣子把話說完,外公便猛的幾個箭步上前,手起刀落,張二愣子的慘叫聲傳遍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耳朵,而張二愣子的慘叫遠遠比龍開云來得大,而也證明張二愣子確實受傷比龍開云重,要知道外公斷龍開云的手臂時,那是在半空中,由于刀在空中沒有著力道,即便全身力道全使出來,那最后砸到對方手上的力道也就減弱了不少,張二愣子顯然沒有那么幸運,由于先前被外公一腳踢在小腹上,捂著肚子直到外公再次找上他,他也沒有起來,所以這又正好成了他傷得重的原因,由于坐在地上,那腿幾乎是與地面平行,加上外公的刀是由上往下,其中本來就形成了一股慣性,最后外公的力道,物體下降的引力慣性,再到地面的反震力,幾幾相加而得出的威力,那絕不是一加一再加一等于三那么簡單了,以武術(shù)的角度來說便是速度加上力量發(fā)生質(zhì)的改變,在碰到物體的阻擋便會形成一股穿透力,而這股力量一旦打在人身上,給人造成的結(jié)果便是非死即傷,而要是打在人體死穴,像太陽、會陰、膻中等死穴上,那這股力道也會猶如針尖刺破皮膚一樣簡單,直接扎進你體內(nèi),那處被擊打的部位只要有死穴,那絕對逃不出生天。
????“家門(對于同姓之人的代稱)你看你氣也出了,是不是讓村里的人先送去衛(wèi)生所?怎么樣他們兩人也罪不至死,要是再耽誤,怕是最后兩人會見了閻王?!笨粗夤辉傧駝偛拍菢友壑袧M帶暴戾之氣,起初充當(dāng)說客的那幾個人,走了過來,指了指躺在地上血流不止的張、龍二人后,便用商量的語氣試問著。
????“來幾個人先把他們兩個送衛(wèi)生所,其余的人就都散了吧。賬就記在村里大隊上吧?!币娡夤珱]有說話,只是點了下頭,這幾人便知道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立馬出聲讓對面看熱鬧的人出來幾個,畢竟怎么說也是條人命,雖然他們居住的這條合心村不過百來戶,但要是搞出人命來,到時候也是個麻煩,至于醫(yī)療費用就由村里大隊包了,怎么說兩人傷成這樣跟村民的唆使是脫不了關(guān)系的,只要人沒事,錢倒不算太大的事。不知道是外公下手確實太重,還是當(dāng)時的醫(yī)療水平太差,在兩人傷好后,張二愣子便成了張擺子(瘸子),而龍開云被砍傷的右手除了外觀上看跟常人無異外,幾乎就是一只使不上半點力道的廢手,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兩人傷好后,不時找機會報復(fù)一下。這是后話,暫且不表。
????等到院子里只剩下開始勸架的幾人外,就只剩下幾個被留下來的后生清掃地上的血跡,看著逐漸被塵土掩蓋的血跡,外公仿佛想起了什么。
????“家門,你這是?”看著外公到堂屋的走廊上重新扯了根三尺長的原木棒,向自己這邊走來,外公的這位本家滿是疑惑。
????“呵呵,沒莫個大事,找點下酒菜而已,忙了這嘎半天,等哈大家留下來喝一杯?!蓖夤χ貞?yīng)了一句后,便開始提著木棒在院子尋找起來,而他要找的下酒菜無疑就是烏子。
????“你還真的是死性不改啊?!庇捎谝恢睋?dān)心自家?guī)讉€孩子的生命是否有危險,在村民跟外公起爭執(zhí)時,外婆便請了兩個熱心的村民幫助自己把孩子一起送去衛(wèi)生所,由于前面在衛(wèi)生所,所以外婆對于外公打傷了人卻毫不知情,當(dāng)聽到醫(yī)生說除了兩位舅舅需要住幾天院外,我媽跟我大姨沒有什么大礙,開點消腫的藥帶回去吃就好了,聽見醫(yī)生的話后,外婆心里像是吃了顆定心丸,在辦理了一些手續(xù)后,便帶著我媽回家去拿鋪蓋,那個年代由于設(shè)施問題,住院這些是需要自備被褥的,所以外婆從衛(wèi)生所出來,在路上沒有半點停頓,帶著我媽就往家里趕,雖然把我大姨留在醫(yī)院以防止等下兩位舅舅有什么需要而沒人照顧,但外婆還是放心不下,畢竟大姨也才十來歲,很多事也是做不來的,抱著牽掛,一到家便看見外公手里木棒,外婆便知道外公還沒有死心。
????“原來跑外面去了,家門你先進屋里去坐哈,我等哈就來?!笨吹蕉鬃谖覌屔磉叺臑踝?,外公幾步當(dāng)一步的往這邊走來,而看到外公這樣子,我媽由于前面才被打了,所以潛意識里對外公形成了一絲恐懼。
????“跟你港了烏子不能殺,這是靈犬,殺了會遭天譴滴?!庇捎谛睦镱^一邊牽掛著在衛(wèi)生所沒有照顧的三個孩子,這另一邊又擔(dān)心烏子會被外公殺掉,所以外婆心里開始著急起來。
????“你婦道人家懂莫個,我剛答應(yīng)家門等哈喰肉,你現(xiàn)在讓我莫殺這條畜牲,豈不是叫我失信于人?!闭f著外公就要推開阻攔在自己面前的外婆,然后一棒了解烏子的性命,而這時原本在堂屋里擺著龍門陣(聊天,侃天侃地的意思)的幾人聽到院子的爭吵,所以那些人便直接從堂屋里走了出來,一聽見外公與外婆由是因為這條狗爭吵,起初對于他們口子爭吵到打斗也是了解了一番,但對于烏子用眼神止住外婆這一點全是不知道的,再加上當(dāng)時大家都在院子外面,由于距離隔得有點遠,加上大家的心思都放在兩口子爭斗上,倒也沒有留意烏子用嘴拉扯外婆褲腿的那番舉動。
????“我說嫂嫂,這一條土狗又沒值錢,殺了也就殺了,何必為了一條土狗跟我家門慪氣,你要是舍不得,趕明兒我叫我親自給你送個十條八條的過來,保證一條重樣都沒有?!笨匆娡馄鸥夤珒扇擞袪巿?zhí)起來,這外公的家門似乎和事老做上癮了,上前就勸起外婆來了。
????“龍幼安,你也沒怕風(fēng)大把自己舌子吹跑了,別說十條,就是你送一百條狗來,也比不上我家的烏子,這是一條神犬你曉得吧?”對于外公這個家門的說法,外婆完全無視,自己活了半輩子,除了烏子外,還從沒見過狗能這么通人性的,所以對于龍幼安說出那番話后,外婆便沒有什么好臉色給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