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路想了想,細思極恐地發(fā)現(xiàn),這戴木頭說的話好像確實沒啥不對。
于是,他就答應(yīng)了戴木頭的要求。
然后,又問戴木頭,能不能帶他去見一見譚山,他有一件別人委托的事情要跟譚山商量。
戴木頭應(yīng)下了他的這個請求。
維持秩序的官差們稍后趕到,當場拘捕了很多試圖起哄鬧事的人。
而那對哭泣的母女,則被官差們用棍子驅(qū)趕回家。
陳昆汀的尸體很快就被蓋上了一張臟兮兮的白布,由兩個官差負責將他放到擔架上,抬起他,隨后便步履匆匆地走向城中的某棟高聳的煙囪。
管殺,管埋,還管燒成肥料。
這是城主譚山上任以來,發(fā)布的第一項政策,也是他承諾要給人們帶來的福利。
不僅大大地減少了戀尸癖患者們的犯罪機會,而且也杜絕了尸體腐化后,極有可能衍生出傳染病的隱患,最后還能將骨灰摻雜到肥料里,往田里一倒。
等季節(jié)到了,嫩綠的蔬菜便會一茬茬地向陽生長。
有很多人不能接受這項政策。
當它剛剛頒布的時候,自然引來了不少的異議,有些過激的人甚至還會跑到譚山的府上,痛罵譚山不尊重死者,是犯忌諱的,遲早要遭報應(yīng)!
剛剛上任的譚山對這些忌諱什么的,倒是沒什么所謂。
他跟這些反對者們說,人不死都死了,哪里還管什么尊不尊重?
要是人人死了都要埋進地里,那地皮不要錢么,你們這些有錢的人當然是說買一塊墓地不過是一筆小錢,但你們有想過那些沒錢的人么,他們連能不能吃上飯都是個問題,你說還要他們花錢給一個已經(jīng)死掉了,沒有作用的人買墓地,不是為難他們么?
又有人提出,為啥不立個架子,讓那些買不起墓地的人把親人的骨灰放進去唄?
譚山一本正經(jīng)地說,你們也夠缺德的,活著的時候就愛給別人分個三六九等,等人死了以后,你們還不愿意放過他們。
“這件事就這么定了,以后莫要再提?!?br/> 他在對待這一件不怎么重要的事上,頭一次展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硬態(tài)度,“誰若是再敢提起,我就親自把他送進焚化爐?!?br/> 反對的人立馬識相地閉嘴,都改口說,譚大人英明,高瞻遠矚,體恤民情。
....
當戴木頭領(lǐng)著林小路來到城主的府邸時,譚山站立在一棟輝煌建筑物的大堂中央,用力地吊起他那優(yōu)雅的嗓門,正全神專注地練習著男高音。
大堂很空曠。
除了譚山腳下的那座鋪有紅毯的高臺以外,再無其他的物品,以至于他那‘啊啊啊——’的高音宛如龍蛇般在這偌大的空間中奔騰競走,每一次碰壁之后,他出口的那個‘啊’字都會隨之產(chǎn)生些微的變化。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大概是有那么一個意境。
但林小路欣賞不來,只是覺得譚山這個人的肺活量真大,也是夠長氣的。
居然‘啊啊啊’地一連喊了好半個小時還沒有準備停下來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