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幾日的挖掘工作,漢水西岸被夏侯稱部曲挖低江岸的地段長達三公里。此時已經(jīng)持續(xù)大雨十多日的漢水水位暴漲,湍急的江水切斷了夏侯稱的歸路。
北方,關羽的荊州軍圍困著襄陽、樊城。南方,糜芳駐守的江陵留有防范東吳的三萬精銳。夏侯稱只好領著眾人向西從當陽入荊山暫避。
荊山,位于漢水西岸,北至武當山,南至荊門、當陽。周時,楚先王熊繹與湖北荊山地區(qū)人民劈荊斬棘,使楚國從一個弱小之邦發(fā)展壯大成“春秋五霸”,故有“荊山楚源?,F(xiàn)今大漢的玉璽“和氏璧”便是在荊山之中發(fā)現(xiàn)。
駐守在當陽縣的是荊州名士潘濬,潘濬在當陽督運從江陵運往前線的糧草。
夏侯稱從漢津渡口帶來的糧草只余幾日之用。夏侯稱在城外安營扎寨召集眾將議事。
屈晃擔憂軍中糧草,力議攻取當陽。而鄧艾觀察當陽守軍調(diào)度之后,認為守將潘濬用兵頗具法度,有良將之資。己方僅有兵士一千六百人,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觀當陽守軍約有千人,不如繼續(xù)西進荊山,在山里覓食。
夏侯稱坐在胡床(凳子)上神情若有所思,這潘濬前世的自己并沒有聽過,但是自己畢竟不是史學家,沒有研究過正統(tǒng)歷史,鄧艾的看法不得不考慮。于是夏侯稱一拍胡床,決定試一試這個潘濬。
夏侯稱準備用曹老板的法子,使用疲敵之計。吩咐兵士分成五組,當夜幕降臨時輪番上陣做出夜襲的樣子。
夜晚。
“殺啊,拿下當陽,活捉潘濬?!背峭獾奈很姶蠛爸?。
“這是第幾次了。”潘濬問著身邊的副將。
“回將軍,這已是第三回了?!备睂@了嘆氣說道。
“此乃疲兵之計。魏將知兵,家學淵源頗深?!迸藶F話鋒剛落,隨即安排士卒輪值,輪番修整。
潘濬雖然有所防備,但無奈魏軍掌握了主動權。魏軍可以決定什么時間夜襲,什么時間修整。
而荊州軍雖有輪值制度,但是執(zhí)勤的士卒精神高度緊繃,深怕假夜襲變成真夜襲。輪休的士卒也因為心里緊張、忐忑,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疲兵之計由來已久,早在戰(zhàn)國時期,人們就開始通過示弱麻痹敵人,將其引入包圍圈。后來這個計策逐漸被人知曉便不在奏效,但是卻被發(fā)現(xiàn)示弱般的佯攻,次數(shù)多了以后會消磨敵方士氣,就演變出了疲兵之計。但是由于當前知識傳播的局限性,這些兵法只在一些家族傳播。
四天后的清晨,當陽守軍校尉李俊正在城樓巡查。大雨將地面沖刷的干干凈凈,李俊無法從地面的腳印判斷魏軍夜襲走到了哪里,離自己有多近。只要在堅守一日,明天運糧的軍隊就會經(jīng)過當陽,屆時就是魏軍的死期。
李俊突然瞪大了雙眼,魏軍又出動了,這是魏軍第一次在太陽升起后進攻。李俊急忙大喊“敵襲!”,命令左右擊鼓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