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這小子,我且問你,你可知這最近的莊子是何處?”
半大小子縮了縮脖子,看了一下車上的貴人,又看了侍者,吶吶不能言。
“這個小子,莫不成是個啞巴?”侍者皺起眉,轉(zhuǎn)頭看向車上的貴人,“主君,這小郎怕是個不會說話的,且待我去問問別人?!?br/> 車上的貴人抬起頭,正要說話,卻注意到半大小子手上拿著小半個蠻頭,“咦”了一聲,開口道:“阿五,那小子手上拿的可是吃食?你且拿來讓吾瞧瞧?!蓖瑫r心里在疑惑,這一路走來,看到的都是麥子大熟,想來百姓怎么也不至于沒有吃食,怎么在這卻發(fā)現(xiàn)還有人吃泥土?莫不是被主家苛待了?
自《蜀科》頒布以來,蜀中雖然執(zhí)法嚴(yán)峻,但百姓無怨,只因公平公正。如果大熟之年卻有百姓食不飽,必然會影響到丞相及陛下的聲譽,他遇到這事,說不得要問清楚。
見侍者伸出手來拿,半大小子下意識地想把手藏到身后。
“噯,你個小郎,只是看看你手上之物,又不是搶你的,怕甚?且拿來瞧瞧,少不得你的好處!”
由于對貴人的懼怕,半大小子最后還是把剩下的饅頭遞了過去。
“主君,這吃食確實有些古怪?!笔陶甙涯切K蠻頭放手里看了看,轉(zhuǎn)身遞給車上的主人。
原本潔白的饅頭因為曾經(jīng)被半大小子攥在手里,表面變得灰黑,稍不注意看,就如同一塊泥土一般。
貴人卻熟視無睹饅頭表面的泥土,他輕輕掰開饅頭,放到鼻子下聞了聞,還拈起一小塊放嘴里細(xì)細(xì)咀嚼。
“這吃食……”貴人眼睛一亮,感受著嘴里的甜味,又忍不住地拈起稍微大些的饅頭粒再放入嘴里,同時問向半大小子,“這是面食?”
“主君,這小郎是啞的,說不得話?!笔陶哌B忙回答。
“我……我不是啞巴。”半大小子囁嚅著憋出一句。
侍者:……
“你且過來,”貴人招手,笑容溫和,“待吾問你幾句話。你要是答好了,這個蒸餅便給你,如何?”說著,貴人從車上拿出一個蒸餅,“吾問你,這可是面食?是何人所做?”
“貴,貴人,這是面食,叫蠻頭,是主家做的。”半大小子結(jié)結(jié)巴巴地回答。
“為何叫蠻頭?那你的主家又是何人?”
“因為主家說了,這個像是蠻人之頭,故叫蠻頭。主家姓馮,這里是馮莊,呶,那便是了?!卑氪笮∽又噶酥高h(yuǎn)處正在釣魚的馮永,當(dāng)場直接就把主家出賣了。
“好,這個給你。”貴人欣喜地把蒸餅遞過去,同時對侍者說,“走,去看看這馮家之主。”
“主君,您身份尊貴,想來這馮家之主也不過鄉(xiāng)下一富戶,何必要親自過去?直接喚他過來便是了?!笔陶叽氪笮∽优荛_后,這才開口向主人勸道。
“你不懂?!敝魅藬[擺手,一臉沉思,“且先去看看,說不得是個遺賢?!?br/> 侍者笑道:“若真是賢士,以前為何卻無名聲?想來是知道了主君要巡視四方,這才巴巴過來,又放不下架子,故用此法引起主君注意罷了。”
貴人指了指侍者,失笑道:“你懂個甚?吾才不管他是故意還是無心,吾所在意者,是這蠻頭。倘這蠻頭真乃麥面所做,說不得吾得大功一件?!?br/> “主君,這又和大功有甚關(guān)系?”侍者幫貴人整理腰間佩劍,奇怪地問。
“這蠻頭既是主家給佃戶的吃食,想來制作必然容易簡單。剛才吾嘗之,極是松軟可口,比蒸餅還要好吃些,更不消說日常百姓吃的麥飯(古代百姓吃的主食之一,就是把谷子或麥子不脫殼直接煮著吃,連麩皮一起吃,極難吃)。既是面食,想來自然比粟更能飽腹,若得此法推于軍中,既能飽腹,軍中士氣又不易低落(南北朝就有因為給士兵吃麥飯而哄變的記載),此不是大功是什么?”
魚漂先是輕輕動了幾下,然后又靜靜地浮在水面上,再過一會,突然猛得往水下一沉,馮永只覺得手里一沉,猛地一甩釣桿,一條鯉魚就這樣被釣出水面,在偏西的太陽光閃著金光。馮永抓住魚看了看,嘆了一口氣,手里一扔,剛釣上來的鯉魚就這樣又被扔回水里。他不喜歡吃鯉魚,覺得鯉魚的肉太綿了,刺又有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