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撿起那枚黑珍珠仔細看了看。
橢圓形并非黑珍珠中的上品,個頭也不是很大,最主要的是其上邊并沒有耀眼的珠光寶氣。
項陽頓時就失望了,這是一枚已經(jīng)過了保質(zhì)期的黑色珍珠。
珍珠所含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水分,碳酸鈣會使得珍珠表面光澤動人,散發(fā)著瑩瑩珠光寶氣。
但是碳酸鈣是有壽命的,它會隨著時間慢慢減少,直到最后失去光澤,不再具有珠光寶氣的氣質(zhì),也不再具有打造珠寶首飾的功能。
找到一顆黑珍珠,項陽在四周更為仔細地搜索起來。
珍珠的成分里邊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不僅僅可以制作成名貴的珠寶裝飾品,還可以磨成粉狀入藥。珍珠粉制成的藥物既可以美容美白,還能治療鼻咽癌、子宮癌、燙傷燒傷等多種傷病。
黑色的珍珠太過于少見了,無論項陽搜尋得多么仔細都沒能再摘到第二顆。
但普通的白色、淡黃色、粉色珍珠項陽卻找到了不少,其中最值錢的是一顆有著鴿子蛋一般大小的幽綠色珍珠。整顆珍珠渾圓一體,渾身上下都散發(fā)著貴氣逼人的珠光寶氣。
這種純天然的綠色珍珠遠遠不是人工培育成的淡水綠色珍珠所能夠比擬的。
就形狀上來說人工培育的珍珠可能比天然珍珠更加圓潤,成珠后更有精圓珠的說話。天然珍珠卻反而外形圓度差。
但人工養(yǎng)殖珍珠與天然珍珠的結(jié)構(gòu)與價格卻是截然不同的。
人工培育珍珠的內(nèi)核是人工制作的,在穿珠的時候有核,表面雖然很漂亮但并非表里如一,皮落處也不光滑,有的甚至還會有巢皮,珍珠結(jié)構(gòu)較為松散。
天然珍珠的內(nèi)核是天然的石英沙碩或其它物質(zhì),成珠之后沒有內(nèi)核,表里如一,珠身緊密、細膩、滋潤,珠身近似半透明,實際為不透明。
天然珠與人工養(yǎng)培育珍珠的顏色也有細微的差別。
天然珍珠質(zhì)地細膩,光澤柔和,透明度非常高,一些天然珠的極品甚至為半透明狀態(tài),而養(yǎng)殖珍珠光澤不強,表面經(jīng)常會有小包,透明度非常低。
一枚人工培植的鴿子蛋大小的綠珍珠經(jīng)過工藝技術(shù)的打磨后制作成首飾大約能值一千多塊錢,如果穿上配套的黃金或者鉑金制作成項鏈價值大概能值兩三萬。
純天然的綠色珍珠極其稀少,甚至一向被圈外人士認為這是一個人工培育出的品種,大自然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純天然綠色珍珠。
因為數(shù)量極其稀少,所以價格十分昂貴。
一枚小指頭大的天然綠色珍珠是相同大小人工培育綠色珍珠的數(shù)十倍,鴿子蛋大的價格更是高達百倍以上,如果這顆綠色珍珠的形狀足夠圓潤或者好看,價格還能再上漲一截。
項陽找尋到的這顆綠色珍珠顏色深幽透明,形狀恰似一顆鴿子蛋,幾乎不需要有太多的打磨就能直接制作成首飾,如果拿到珠寶市場上去賣價值絕對超過十萬元。
至于那些普通的白色珍珠跟粉色珍珠就不怎么值錢了,小的只能夠磨制成珍珠粉,大一點的幾十塊錢一顆,只有直徑超過了6mm的才能夠值上百塊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