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山自己有七個閨女要養(yǎng),就更不愿意替別人養(yǎng)兒子了,再說他兄弟也沒人肯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他那個窮得連碗米飯都吃不上的家。
可是自己沒有兒子就分不到田地房產(chǎn),所以原主從出生那天起就被姜大山夫婦偽裝成兒子,騙過了姜家所有人,包括原主的那群姐姐妹妹,分到了兩間西廂房和三畝薄田。
所謂薄田就是相對于良田而言,土地品質(zhì)不怎么好。
打個簡單的比方,在良田上種一畝稻子,可以出產(chǎn)五百斤稻谷,可是在薄田上種一畝稻子,最多只能出產(chǎn)三百斤稻谷。
一畝田地還要交稅一百文,剩下的糧食還不夠原主一家九口人吃上三個月的。
以前姜大山身體健康的時候,外出打打工找點活兒干,周氏在家里帶著幾個女兒撲在田地里辛苦勞動。
雖然也過得貧寒,但好歹吃得飽不說,每個月還能吃上一頓豆腐,到過年,還能割上幾斤肥肉,幾個孩子也能輪流隔幾年做上一身新衣裳。
并且家里的孩子誰過生日還能吃上一個荷包蛋,溫飽無大憂,這就不錯了。
村里大部分人家誰不是過的這種日子!
楚地雖然水美田多,可都集中在地主或者達官顯貴手里,農(nóng)民手里能有多少地!
那些沒地的農(nóng)民租地主的地種,當(dāng)?shù)柁r(nóng),日子過得還不如原主家!
所以人要知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可是自從姜大山夫婦兩個被原主的爺爺奶奶姜同、馬氏逼著以各種名目繁多的借口要錢要物,姜大山疲于奔命到處賺錢,甚至連去渡口拉纖的活兒他都干,終于累垮了身體倒下了。
這個時候原主的爺爺奶奶就都不聞不問了,至于姜大山的幾個兄弟更是把他拋擲腦后,不經(jīng)提起,恐怕都不記得他們有這個哥哥。
沒有了主要勞動力,還要養(yǎng)著一個病人,原主一家的生活立刻陷入了困境。
家里所有的糧食只有那三畝薄田的出產(chǎn),得搭些野菜、紅薯之類的才能勉強填飽肚子,一家人日子過得極其艱難。
原主在家排行老四,今年芳齡十二,上頭有三個姐姐,分別十三、十四,十五歲,從大到小名字分別叫做,招弟、念弟、盼弟,這一年一個,姜大山夫妻倆個的超強繁殖力會讓那些不孕不育人士喪失活下去的勇氣噠!
她下面三個妹妹,分別為十歲,八歲,六歲,從大到小分別叫做蓮花、桂花、蘭花。
之所以隔兩年一個,估計是后來姜大山夫妻兩個的年齡大了,生育能力降低了的緣故。
三個妹妹的名字給姜有財?shù)母杏X就是,姜大山夫妻兩個對有兒子這件事已經(jīng)絕望了,所以破罐子破摔,也不再取什么迎弟、望弟之類的名字了,于是就按女孩家的名字取,叫個花兒朵兒的。
姜有財問過這一世的母親周氏,為什么姐妹七個,怎么偏偏挑中她來裝小子?
周氏的目光在她全身掃過,重點盯了盯她的臉蛋和她的胸口:“因為你身體最壯,胸部最平,臉蛋最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