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以孝治國,生養(yǎng)死葬,自然十分注重喪葬之禮。這里的葬地講究要避開“五患”,即“不為道路,不為城郭,不為溝池,不為貴勢所奪,不為耕犁”。
王家?guī)状鄹?,葬地自然風(fēng)水是極好的。葬地三面環(huán)山一面抱水,求的是祖先庇佑,后人平安富貴。
三日后依柔入土與丈夫葬在一處,栗木神牌奉到祠堂,多平堂的白燈籠和白布也被撤掉,文軒脫下身上的齊哀服換上素白衣衫,只在胸前別了一塊小小的麻布。
宇兒被王春榮帶著從外邊回來,他給弟弟帶了不好好玩的東西,同時給藍怡帶回來一封信。
信是周衛(wèi)極寫的,信中寫明王林山的死因以及周衛(wèi)極查到的死因,王林山的死確實如王春榮所說,并無可疑之處。
藍怡看完信嘆息這王林山死得不值。一個到外地游學(xué)的書生,無依無靠地擺攤替人寫書信糊口,偏碰到本地的地頭蛇調(diào)戲良家婦女。他拔刀相助仗義執(zhí)言是對的,但是卻沒考慮自己的武力值,被人胖揍后染病,結(jié)果一命嗚呼,這般死法不過是親者痛仇者快罷了。
“回去后,一定讓宇兒和文軒跟著周二哥練武,起碼要有自保能力才成?!边@這王權(quán)至上,富貴免責(zé)的年代,若想靠法律維護公平是不可能的,只能以暴制暴。藍怡下決心要讓兩個孩子習(xí)武,她再多賺錢給他們做后盾,讓他們過得逍遙些。
不過,文軒還能回去么?藍怡憂心起來,所有人都想當然地認為文軒該認祖歸宗,生活在王家。
按說藍怡也該在父母身邊伺候,但是她卻很想回北溝村,那里有她的事業(yè),有她牽掛的家人,那里,也有周衛(wèi)極。
信尾,周衛(wèi)極提起何時到岳父家提親之事,他不能在這里停留太久,過幾日要趕回黃縣。他本心是希望藍怡和他一起回去的,卻不能說出口。
藍怡正在思考著該如何說服父母讓他們同意自己與周衛(wèi)極的親事,宇兒晃著她的衣袖說:“娘,宇兒想吃雞湯米線?!?br/>
文軒也湊過來抱著藍怡的腿,搖晃道:“娘,寶寶也吃?!?br/>
文軒還是更認寶寶這個名字,因為年紀小,他對于又多了一個母親的事情也沒什么反應(yīng),而周老夫人也沒有反對他繼續(xù)叫藍怡“娘親”。王承德夫妻雖覺得不合適,因見藍怡和文軒的感情深厚,知道要文軒改口也不能急在一時。
這幾日的吃食多是周老夫人小廚房的廚娘準備,周老夫人茹素清淡,喜好偏軟的食物,兩個孩子吃得不習(xí)慣,加之最近天氣愈見寒冷,吃熱湯米線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依柔雖去了一年多,但畢竟是剛剛?cè)胪涟苍幔能幰菜阍跓嵝⒅?,今日吃肉食葷腥有些不妥?br/>
藍怡笑道:“好啊,娘親給你們做熱湯米線,放好些綠色蔬菜,再一人一個荷包蛋,好不好?”
兩個小家伙小雞啄米般地直點頭。
“娘,咱們什么時候回家呢?”宇兒想起家里的雞鴨,他好久沒去撿蛋了。
藍怡摸摸他的小臉:“快了,等處理完這邊的事情咱們就回家。”
文軒一聽要回家也十分開心,咧著小嘴喊道:“回家,撿蛋。”
藍怡心中發(fā)澀,她恨不得現(xiàn)在就抱上兩個孩子回家,但是見著王明禮家的文庭出入都有幾個小廝跟著伺候,吃穿俱是精致;再想到夏婉家的金寶也是金貴地養(yǎng)著,對比自己對兩個孩子的照料,藍怡雖自認她的愛意一點不少,但畢竟鄉(xiāng)下的生活難有城里的豐富多彩,若是能確定寶寶在這里是安全的,那么為了他的前途著想,藍怡也不確定是不是要將他留在這里更好,還是跟著自己更好。
舍不得,卻也矛盾。以她千年之后的智慧,她相信自己能將宇兒和文軒教育得很好,所以她很想說服這些人,讓文軒跟在她身邊,只是這表面理由卻十分不好找到妥當?shù)摹?br/>
宇兒見娘親發(fā)呆,又說到:“娘,宇兒能帶著弟弟去喂園子里的錦鯉么?”
水塘里養(yǎng)了許多半尺來長的錦鯉,聚在一起十分好看。這幾日藍怡帶著兩個孩子來往于周老夫人的宅院,路過花園時兩個孩子都要好奇地駐足觀看一會兒。
“娘要給你們做米線,待會兒吃完了咱們回姥姥家時再看,好不好?”
宇兒也知道王家人多規(guī)矩多,沒娘親帶著也不敢四處去,便點頭乖乖在旁邊帶著。
周老夫人不知何時已走到院中,說到:“別拘著孩子,想去便去吧。玉瑤,去屋內(nèi)取些點心端著,周媽媽你帶著孩子到花園里去喂魚?!?br/>
兩個孩子看著娘親,藍怡點頭。他們便歡快的隨著周婆子和賈氏到花園里喂魚,藍怡對周老夫笑道:“老夫人,我去做些米線,待會兒您也嘗嘗?!?br/>
院內(nèi)的小廚房雖不大,東西卻十分齊全,藍怡在廚娘的幫助下很快做好幾碗米線端到堂屋,請周老夫人品堂。
周老夫人坐到桌前,看著碗內(nèi)翠綠的蔬菜絲、圓圓的荷包蛋,細滑的米線,再嗅著香油的味道,也覺得十分有食欲。
“春桃,兩個孩子平日里喜愛吃這個?”
藍怡點頭:“文軒不喜吃帶苦味、澀味和辣味的東西。這米線是冬日里他們喜愛吃的,若是熬豬骨湯或雞湯下米線,兩個孩子更愛吃些,營養(yǎng)也更好?!?br/>
她有意多講一些文軒平日的口味,老夫人聽得認真。
“我方才聽你說,想帶著孩子回黃縣去?”
藍怡點頭,周老夫人嘆息道:“黃縣離此太遠了些?!?br/>
兩人都沒有提文軒的事情,藍怡略一遲疑,輕輕說到:“若是路上不遇風(fēng)雨,七日也就到了。老夫人,您得空了也去黃縣北溝村看看吧。北溝村雖偏僻,但是民風(fēng)淳樸,山青水秀,我在那里種了不少牡丹,開花時十分好看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