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水滸世界第一個立桿子且堅持到最后的山大王,果然見識深遠,能察人所不察,朱武的一番話說得徐澤頻頻點頭。
徐澤問道:“我聽說蔡京已經(jīng)六十好幾,以其年齡,怕也沒活不了幾年吧?”
“曾有術(shù)士言蔡京有高壽之相,以其政壇沉浮幾十年的經(jīng)歷來看,不死絕不會放權(quán)。”
沉吟片刻,朱武又道:“另,本朝自真宗開始,就有一個極嚴(yán)重問題,便是皇帝子息艱難。真宗生四字,除仁宗外,皆早夭;仁宗生三子,全部早夭,晚年不得不過繼英宗承嗣;英宗生四子,一子早夭;神宗生十四子,八子早亡。哲宗僅生一子,三月即夭?!?br/>
“子嗣不繁,生而難養(yǎng)的問題,多次影響朝局穩(wěn)定,今上本就崇奉道教,即位時,子嗣亦不繁。后,茅山道士劉混康言,皇家子嗣不繁是因東京東北角太低,需要稍微墊高一點,今上照著做了之后,其后便男丁興旺起來。”
“自此以后,今上崇道之心便一發(fā)不可收?!?br/>
“崇寧元年,建長生宮以祠熒惑?!?br/>
“崇寧二年,詔許茅山道士劉混康修建道觀?!?br/>
“崇寧三年,方士魏漢津見帝,獻樂,請鑄九鼎?!?br/>
“崇寧五年,加劉混康號葆真觀妙沖和先生?!?br/>
“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詔令道士序位在僧上,女冠在尼上,授鳳翔府于仙姑清真沖妙先生?!?br/>
“大觀二年,頒《金箓靈寶道場儀范》于天下?!?br/>
“大觀四年,立感生帝壇,詔‘士庶拜僧者,論以大不恭’,停僧牒三年?!?br/>
“去年,為獨尊道教,令毀京師淫祠一千零三十八?!?br/>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今上即位以后,各州縣大建道觀,嚴(yán)重影響正常秩序,以至于皇帝都不得不下詔‘黜守臣進金助修宮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