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解釋:“梁山到壽張縣城,路程幾十里,要經(jīng)過好幾個村莊,水泊邊的漁戶雖多,但在本地皆無甚根基,正需要你這樣熟知鄉(xiāng)土人情的本地人才好經(jīng)營。而且,魚賣得好了,洼西的這些漁戶才有錢交稅嘛?!?br/> 大宋雖然沒有極端到后來皇明的皇權(quán)不下鄉(xiāng),但受限于時代和宗法傳統(tǒng),鄉(xiāng)村自治程度還是比較高,各村之間為爭水爭林械斗之事時有發(fā)生,原著中晁蓋的托塔天王綽號,就是與鄰村爭奪鎮(zhèn)水石塔得名的。
社會治安環(huán)境如此,沒有跟腳的亡戶若是長期穿村過戶,經(jīng)營賺錢買賣,肯定會引起一些村霸鄉(xiāng)豪的覬覦。
康仁腦子不笨,想了一會后,也就明白了徐澤的想法,康家莊人多勢眾,附近的村莊輕易不敢招惹,徐澤有理由給他這個賺錢的機(jī)會。當(dāng)然,他也不敢因此待價而沽,以徐澤的手段,沒有他康仁,魚也照樣能賣出去。
“謝保正信任,小人一定盡心竭力做好這件事?!?br/> 徐澤接著說:“你只管每日辰時前收魚,然后送到壽張發(fā)賣,我收你六十文一斤,至于你在壽張如何經(jīng)營,定多少售價我皆不管,多賣多得?!?br/> 康仁趕緊起身,解釋道:“實不敢欺瞞保正,六十五文只是俺隨口估略的價格,不同季節(jié)、不同魚的價格還會隨行漲跌,多半時間一般會比這個價格高?!?br/> 徐澤敲了下桌子,緩聲道:“無妨,均照此價?!?br/> 綜合這段時間打聽到的康家莊情報,徐澤決定把弓水魚生意交給康仁打理,本就是打算利用利益捆綁拉攏康仁,不求其能為己所用,只需要在康家莊打下暗樁就成。
以康善才的老謀深算,肯定不會放任康仁長期經(jīng)營弓水魚,二者遲早爆發(fā)沖突,等到二人的矛盾加深,徐澤再扇陰風(fēng)點鬼火,伺機(jī)解決掉康家莊這顆擋在梁山前的釘子。
沒想到康善才和康仁二人的矛盾竟然早就這么深,倒是意外之喜。
一旦確定了合作,就不能吃干抹凈。吃相難看的人,別人是不可能與你真心合作的,互惠互利才是長久之道,為了梁山的整體安全和下步發(fā)展考慮,徐澤自然不會為了這么一點小錢斤斤計較。
康仁已經(jīng)在腦子里盤算開了,就算按六十五文一斤,每斤賺五文,扣掉城門稅,每日賣出一百斤就可賺四百多錢,要是每斤賺十文甚至更多,再賣出兩百、三百,要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