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權一半掌握在太后手里,一半掌握在胡丞相手里,這也是胡薇兒敢和皇后叫板,甚至太后也不敢隨意動她的原因。
但在這深宮之中,卻有一位一點不忌憚她那個權勢滔天的老爹,處處與她針鋒相對的女子。
那女子便是太后唯一的女兒,萬梁國最為驕橫的公主——平昌公主。
幼時胡薇兒被送進宮中與一眾公主王爺上學堂時,便與平昌公主結下了梁子。
兩人同樣恃寵而驕,又都有大靠山,所以互相看不順眼,各自使壞,梁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結越大。
尤其是在胡薇兒嫁給平昌公主最喜愛的弟弟公孫泓,公孫泓還十分寵愛胡薇兒后,她便更加討厭胡薇兒。
她得知皇帝近日與胡薇兒鬧了矛盾,心中大喜,于是便來到了春熙宮準備奚落胡薇兒一番。
人未至,聲先到:“本公主聽聞有人失寵了,特來瞧瞧熱鬧?!?br/>
知道平昌公主一來準沒好事,正在管教小丫鬟的憐兒驚恐地碎步跑進胡薇兒正賞雪的涼亭,向胡薇兒稟報平昌公主的“大駕光臨”。
胡薇兒身披月白色狐裘,正伸手接著漫天的大雪,回想著穿越前的日子,感慨命運無常,美得像一幅畫。
聽到平昌公主的名字,她呆愣了幾秒,隨即一笑:“憐兒不必驚慌,本宮自由應對之法,你只管去沏壺茶來便是?!?br/>
憐兒擔憂地退下,不久,平昌公主便硬闖進了春熙宮,從下人嘴里得知胡薇兒在涼亭賞雪,披著紅色披風不等主人回應便徑自落座到胡薇兒對面。
這是一個難得的落井下石的好時機,她口不留情,抱胸斜眼瞅著胡薇兒,對著身旁的婢女陰陽怪氣地說道:“呦,某人這傷春悲秋,愁眉苦臉的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戲班子里的丑角呢。”
婢女笑著附和:“公主說的極是,奴婢也這么覺得。”
胡薇兒面上沒有半分氣惱,淡然一笑道:“難得平昌公主大駕光臨,薇兒高興都來不及,又怎會愁眉苦臉呢?!?br/>
看著胡薇兒那喜笑顏開的模樣,平昌公主感到一種奇怪的陌生感。
按理說她認識的胡薇兒此刻定會口不擇言地回擊她,現(xiàn)在這淡然的神情是怎么一回事?
胡薇兒的笑容不僅沒有半分的虛假,甚至還帶著一種莫名的友好,就好像,就好像她真的很開心她的到來似的。
她心想,胡薇兒這個賤人一定有什么計謀,她定要萬加小心才是。
平昌公主哪里知道全書中艾紫第二喜歡的人就是她了,因此艾紫此刻面上綻放的笑容真是情真意切,甚至還有一種小粉絲見到偶像的激動在里面。
至于為什么喜歡平昌公主,一部分原因是她真實不做作的性格,一部分原因是在這深宮之中只有她是真心疼愛公孫泓這個傻皇帝,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她的愛情故事觸動了她。
書中平昌公主的戀愛對象是李公公,沒錯,就是皇帝身旁那個面相白白嫩嫩,城府頗深的閹人李公公。
平昌公主十歲那年出宮游玩遇刺落水,暈倒在河邊,被十二歲的李孟巖在河邊救回了他所住的破廟。
李孟巖的爹娘死于饑荒,無父無母的他靠著坑蒙拐騙度日,長期住在一個破廟中,窮困窘迫的他對貌美的平昌公主一見鐘情,于是救下了她。
平昌公主醒來后很感激李孟巖的救命之恩,告訴他她是公主,答應回宮后會用黃金萬兩報答他。
李孟巖收起了心里的那份小心思,正準備將平昌公主送往宮中,一個刺客卻找到了破廟里。
平日里偷雞摸狗,鼠頭鼠腦的李孟巖也不知中了什么毒,竟然擔當起了公主的護花使者,死死的拖住刺客,讓公主有機會逃走。
公主被趕來的官兵所救,當晚便回了宮。
公主受到了很大的驚嚇,直到三天后才想起舍身救她的李孟巖,于是派人去破廟里尋李孟巖,李孟巖卻已經沒了蹤跡。
刺客的尸體卻在破廟里被找到,經過一番調查,原來是太后的政敵派來的人,直到政敵被除掉,公主依舊沒有找到李孟巖的下落。
兩年之后,平昌公主在宮中偶然發(fā)現(xiàn)一個叫李順德的太監(jiān)與李孟巖長得一模一樣,可李順德不承認他就是李孟巖,更是假裝不認識平昌公主,甚至對公主有著明顯的躲閃。
平昌公主堅信李順德就是李孟巖,于是將他提攜為皇帝身邊的大太監(jiān),也就是現(xiàn)在的李公公。
這些年,李公公不愿面對平昌公主,平昌公主卻因對李公公的過分關注而對李公公日漸情深。
平昌公主將愛與痛苦深深埋在心中,用嬌縱蠻橫來發(fā)泄心中的不快,同時也是在隱藏她心中那份蠢蠢欲動又不被祝福的感情。
也是為了守住心中那份情感,平昌公主直到19歲也一直未婚嫁,太后逼婚好幾次她都用用潑辣蠻橫的形象嚇走了一個又一個駙馬爺,最后太后也拿她沒轍,只好先放任她一段時日。
不過原書中,太后最后下了死令將她嫁給鎮(zhèn)遠大將軍付時珍,她寧死不嫁,自盡之前找到李公公,向他表明心跡。
李公公其實就是李孟巖,當年為了保護平昌公主拖住刺客,他以為他會死在刺客刀下,沒想到那刺客竟是個變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