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試,是最重要的一關(guān)了,也是考試的重點,聲樂、形體、臺詞、表演都會進行測試。
并且,今年的招生計劃十九人,因此這一次是六進一差不多。這最后一關(guān)才是最后見真章,老師會詳細地考核你的各項素質(zhì)。
過了這一關(guān)陽關(guān)大道,過不了?
約等于沒來。
早上林浩吃了個意思,畢竟要跳舞要唱歌的,沒體力不行,吃太飽又不太好。
今天聲樂準備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林浩竹笛算頗有天賦,也學得不錯,本來想借機選合適的歌曲秀一下,但最后還是求穩(wěn)放棄了;形體自選舞蹈是老師編的藏族鍋莊舞蹈,起了個名字叫《豐收》。
臺詞今天是自選散文或戲劇獨白,林浩選的是莎士比亞-《第十二夜(節(jié)選)》;表演則是同樣的命題表演,不過這次有可能讓你自己演,也有可能群戲,不定,當然多數(shù)情況下還是多人演。所以就像這種時候,類似胡靜提前排的小品,可能會有用處:
套上去就對了。
最后,應該還有一些知識點考察,這個很容易,都是些基礎(chǔ)知識。
回想了一下,林浩就收拾收拾出發(fā)了。
他今天的考號好巧不巧在一號,按理來說第一個沒人打樣肯定緊張,但對于他那也是可以早考完早休息。等到三月份左右成績會出來,不過他應該會提前知道,而剩下的時間嘛,自然是全心全意學習文化課了。
...
京城的早上是很冷的,尤其是吹風的時候。這種天氣,就算是有自行車,也不愿意騎。林浩自然屬于這一行列,所以脖子包著圍巾,他走得并不快。
比平時上學起的要晚一點,還好。但想到到時候去了中戲要出早功,都必須早起...想想,也覺得折磨。因為現(xiàn)在高三的早起,他就已經(jīng)快受不了了——以至于有時候林浩心里還真有那么一絲懷疑,我都有錢了,還來考這個干嘛?
大概,還是喜歡吧。
到了學校,發(fā)現(xiàn)等著的人并不少。
只是這一次,不知道是因為人更少了,考習慣了,還是因為更緊張了,校園里面少了幾分喧囂。不論是家長還是學生,基本上個個如臨大敵一樣。
林浩一進來,就吸引了不少人目光。
不光是長相這塊,畢竟來這的多數(shù)長得不差,更重要的是兩次成績他都不錯。如果不出意外,他應該是穩(wěn)穩(wěn)地這一屆學生了。
有些艷羨,多少人還在掙扎能不能上。
看這個林浩進來的時候不慌不忙的,一看就是心里有底。
嗯,或許吧,林浩掃了一眼,就看見小團體的人在朝他揮手。過去大概聊了幾句,前五個人就被叫進去了房間。
...
室內(nèi)。
相對于考生的緊張,幾位主考今天都是很和氣的。
其實都是這樣,就像高考前老師都會讓你放輕松一樣,考生最后的大考,水平潛力都該有了。這時候,主考們就是要讓考生正常發(fā)揮就好。
一項一項來,先是聲樂,林浩第一個上去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聲樂這種東西,他本來不是從小練,所以考慮再三求穩(wěn)。唱準調(diào),情感到位即可,反正也不是考音樂類學校。你要到時候為了炫技選一些不適合自己的炫技東西,在專業(yè)老師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