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待幾個小的都睡下了,王元兒自己則坐在桌邊就著昏黃的燈火寫寫畫畫,夜深人靜,正是把腦袋都放空想事的好時候。
如今豆腐乳一推出,想來大家都嘗到了滋味都會知道這是個好東西,又能下飯,又能做佐料,怎么都是好的,肯定會再找到她來買。
知道的人多了,自然就會供不應(yīng)求,接下來她就是要大批量制作豆腐乳了,如今天氣漸漸的回溫,想來很快就會發(fā)酵了,唯一麻煩的是,下雨的話就沒法曬豆腐。
她撇開這個,先制訂了流程。
但凡做生意,都要講究成本,她做豆腐乳,最主要的材料就是豆腐了,其它調(diào)料倒是還好。
第一次做的豆腐乳,她從白家那邊買來豆腐,一塊豆腐得要四五文錢,這便拉高了點成本,可若是自己做呢?
王元兒咬著筆頭,仔細思考這個可能性。
做豆腐,倒不是有多麻煩,只是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端看這長樂鎮(zhèn),好多人家都會做豆腐,但就是沒有白家做得好和嫩滑,跟玉兒似的,味道也好吃。
王元兒也曾看過人家做豆腐,大概也知道那流程,豆腐做好了,還有豆渣,還能買幾只雞或者小豬崽然后用豆渣養(yǎng)著,也不浪費。
越想,王元兒越覺得這個可行,刷刷幾下,就添上了這一點,決定明兒就試試自個兒做豆腐。
定好了這點,又把思路看向了裝豆腐乳的壇子。
今兒賣豆腐她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問題存在,就是裝豆腐乳,用油紙袋裝著卻不是個事,也不好回回總叫人拿了碗來一塊塊的賣,要是她一壇壇的賣,不是方便又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