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為了避免堵車錯過比賽,西城還是闊氣的選擇了打車,因?yàn)楸荣愔皇O伦詈蟮?0人,所以每一個比賽臺前,都會有一個專門的攝像機(jī)拍攝。
所有使用的食材,都會由主辦方提供,不用單獨(dú)購買。
最后留下的選手中,也不乏一些視頻博主,別人那粉絲量還是比西城多。
西城準(zhǔn)備了一道東坡肉作為本次參賽的作品。
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chuàng)制(一說為其小妾王朝云創(chuàng)制(蘇被貶黃州之際王為改善其飲食所創(chuàng))),最早發(fā)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贈肉,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
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泛濫,莊稼大片被淹。由于蘇軾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于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抬豬擔(dān)酒來給他拜年。
蘇軾收到后,便指點(diǎn)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后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后無不稱奇,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東坡肉的材料也不是很復(fù)雜,豬五花肋肉、蔥、白糖、紹酒、姜塊(拍松)、醬油。
向主辦方申請了食材,就等比賽開始了,不過這次比賽有一半的選手都選擇了法式菜。
畢竟現(xiàn)在的三星米其林,大多都是以法國菜為主。也怪不得這些人崇洋媚外了。
今天就讓這些人,看看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貝。這經(jīng)過歷史沉淀的美食,才更能體現(xiàn)出我華夏的歷史厚重感。
在眾領(lǐng)導(dǎo)致辭后,比賽也正式拉開了帷幕,主持人還是一一介紹了這次參賽的選手們。
然后選手們就可以開始制作自己的菜肴了。
西城將豬五花肋肉刮洗干凈,切成10塊正方形的肉塊,放在沸水鍋內(nèi)煮5分鐘后,再取出洗凈。
取大砂鍋一只,用竹箅子墊底,先鋪上蔥,放入姜塊,再將豬肉皮面朝下整齊地排在上面,加入白糖、醬油、紹酒,最后加入蔥結(jié),蓋上鍋蓋,用桃化紙圍封砂鍋邊縫,置旺火上,燒開后加蓋密封,用微火燜酥后,將近砂鍋端離火口,撇去油,將肉皮面朝上裝入特制的小陶罐中,加蓋置于蒸籠內(nèi),用旺火蒸30分鐘至肉酥透。
蘇東坡生前就愛吃這東坡肉,他曾在《食豬肉詩》中寫道: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掀開砂鍋的蓋子,肉的香氣飄了出來,方方正正的肉塊,看起來油亮通紅。
很多在前排參觀比賽的觀眾,都忍不住咽口水。
連比賽的評委都忍不住前去查看,有點(diǎn)迫不及待吃到這傳統(tǒng)美食了。
不一會兒,其他選手的菜也做好了,評委們早就按耐不住了,都是不由自主的把筷子伸向了東坡肉。
其他選手的菜,也是差了一些意思,這場比賽居然都快成了西城的個人秀了。
最后評委們還對東坡肉給出了很高的評價,肥而不膩,唇齒留香。還打出了9.5分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