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成這才上了手,因為現在的時間是四月,所以孩子穿得并不多,并不需要把袖子捋起來就能夠摸到骨頭。
周毅一開始就已經穩(wěn)住了患兒的母親,陸成本來是沒想過要出手的。
只是若是自己再不出面,周毅的境地就要被那個實習的同學搞得很尷尬了。
自己懂,就也不能視而不見。
陸成是在骨科科室工作,其實對這種情況也遇到過許多次,一般橈骨小頭半脫位都只是在門診或急診遇見。
甚至這種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和病史,一般都較為典型,在教科書上提過很多次。這點那個小女生倒是沒有講錯,是有一定扎實的功底的。
但提了很多次,并不代表很多人都知道。至少之前的周毅,就沒有提出來,
而且,知道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能夠診斷出來,其實,橈骨小頭半脫位,可能是骨科很少的幾個,影像學檢查沒有太多用處的疾病,
陸成這才敢上前上手來親自檢查。
即便陸成覺得自己在骨科上已經有了一定的造詣了,但還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西醫(yī)就是一個講究證據的學科,
詢證學證據、病史證據和??企w查證據。
陸成自然不能確定是橈骨小頭半脫位,所以只能從手指開始往上慢慢捏走。
一邊捏,一邊問道:“小朋友,叔叔捏到了哪里痛,你就告訴叔叔好不好?”
在并不能排除骨折的情況下,又沒有片子,首先要定位。
定位最好的辦法就是觸痛。
先確定了痛點之后。
然后才能定性。
“好的,”小男孩把自己胖胖的小手稍微讓開了一點。
陸成一路往上,一邊問:“這里痛不痛?這里痛不痛?”
……
在這個時候,圍觀的人群之外,又是來了一個年紀大概在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他看著陸成頗為熟練的動作,就沒再走上來。
終于,在陸成捏到了小男孩手肘處的時候,患兒啊了一下,并且左手抖了一下,想必是疼了導致的肌肉收縮反應。
陸成趕緊放手,然后用左手托住肘部,道:“對不起啊,小朋友,叔叔剛剛用的力有些大,現在我輕輕地托住這里,一點都不痛對不對?”
定位在肘關節(jié)處,沒錯了。
接下來需要的是定性。
而橈骨小頭半脫位最重要的兩個定性條件:
1.肘關節(jié)后方的三角關系清楚,證明不是肘關節(jié)脫位。
2.沒有骨摩擦音、骨摩擦感和異?;危懦钦?。
異常畸形,肉眼就能看出來,但是,關節(jié)處的骨折,不一定表現出異常的畸形。
所以陸成只能夠通過單手按住肘關節(jié),另一只手捏住手掌,進行左右上下的輕微晃動,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聽到了骨摩擦音和感覺到了骨摩擦感。
那么該干嘛干嘛去,痛就忍著,手法復位可能已經不適用了。
關節(jié)處的骨折,必須照片,百分之九十可能手術。陸成可不敢為一個可能有骨折卻沒x線的病人搞手法復位。
正好,陸成的左手摸清楚的肘后三角的關系,并且也沒有感覺到骨摩擦感,而且,這一系列的動作,都很自然而然。
這些都是教材上可以學習到的基本操作,再加上陸成如今的手法復位,很有講究。
接下來,陸成才對患兒母親說:“小朋友骨折的可能性并不大,很有可能是橈骨小頭半脫位,我現在要嘗試性地給他復位,這可能也許會復位不成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