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逸,你說那本《永樂大典》是真的嗎?”
在和謝清陽斗過嘴之后,滿軍反倒是有些患得患失起來,他雖然也有幾百萬的身家,但明知道虧本的生意還要做,對于滿軍而言也是第一次。
“滿哥,我覺得是真的……”
方逸語氣堅定的說道,別的不說,單是方逸感受到那種滄桑歲月的氣息,最少也有清朝以前的東西,就算不是朱棣編撰的《永樂大典》的原版,那也絕對是明朝留下來的版本。
要不是方逸囊中羞澀,那本永樂大典絕對不會落入到滿軍的手里,方逸現在也很無奈,他算是明白了孫老給他說過的一句話,玩收藏玩的是底蘊,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看到好東西也只能在旁邊流口水。
“唉,我當年都賣出去幾十本那玩意,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滿軍聞言嘆了口氣,他感覺自己是越活越天真了,明明知道是個贗品,還去追問方逸以詢問安慰。
“真的可能性不大……”
滿軍話聲剛落,坐在旁邊的余宣就慢悠悠的說道:“從民國以來,《永樂大典》就沒有在民間出現過,這一本即使是海外回購的,希望也不大……”
古籍善本可以歸于字畫類收藏,也可以歸于雜項類的,所以余宣對這個也是很有研究,他當時一眼發(fā)現這本《永樂大典》的品相實在是保存的太好了,下意識的就認為其是贗品,根本就沒有將它給拿起來。
“余老,事無絕對,說不定滿哥就撿了個大漏呢?”方逸聞言笑道:“這個拍賣會不是一向就是以撿漏出名的嗎?剛才余老那兩個物件恐怕也是撿了漏吧?”
方逸聽滿軍說過,典藏公司舉辦的拍賣會,里面雖然假比真多,但因為專業(yè)的原因,里面還是有不少被主辦方遺漏掉的好東西的,所以每一次拍賣都會有人以比較低的價格買到好東西。
“我那個勉強算是個小漏吧……”聽到方逸的話,余宣臉上笑的榮辱不驚,這個拍場里的東西沒幾件能被他看上眼的。
而且在蘇世倫拍下來的那些東西里面,也就是那個鼻煙壺值點錢,蛐蛐葫蘆之所以被余宣看重,卻是因為它是余宣長輩的藏品,論價值反而不如那個清宮廷造辦處的鼻煙壺。
“小伙子,你剛才不是問王世襄是何人嗎?要不要我給你說道說道?”
已經拍下來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余宣對臺上還在進行的拍賣會再也沒有任何的興趣了,于是和柏初夏換了個位置,坐到了方逸的身邊。
“余老,還沒拍完呢,咱們現在說話不好吧?”方逸看到那個主持人已經快要拍到了那塊古玉上,眼睛不由亮了一下,雖然這塊古玉是導致他精神虛弱的罪魁禍首,但方逸還是對它有很大的興趣。
要知道,這時間年代久遠的東西多了去了,別說形成了無數年的石頭了,就是一塊普通的木頭也可能存世數百上千年的,但它們都無法引起方逸神識的騷動,這塊玉佩能被方逸感應到其氣息,說不定還是有點作用的。
“小伙子倒是個守規(guī)矩的人啊。”
聽到方逸的話后,余宣并沒有生氣,相反倒是挺看重方逸的,畢竟在像方逸這般年齡的人里面,就是美術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也未必能知道八大山人那生僻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