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之北,大漢王朝的一個邊境小鎮(zhèn)。
此時正值寒冬時節(jié),天上飄著柔軟的雪花,一陣陣刺骨的寒風(fēng)讓街上的鎮(zhèn)民們直不起腰來。
北方的這個時節(jié)不是可以務(wù)農(nóng)的時候,鎮(zhèn)上的婦人倒是還好,她們能做些針線活貼補家用,但家里漢子倒是無事可做了。
于是趁著外面還算亮堂,有些溫暖的太陽光,漢子們都扎堆蹲在墻根,一個個談天說地,興致勃勃,好像在討論著什么大事。
但仔細(xì)一聽,他們不是炫耀自己怎么能耐,之前什么時候差點怎么飛黃騰達(dá),就是一些雞毛蒜皮,家長里短的小事。
這些漢子到了冬天反而比婦人們更婆媽,但是此時卻沒有人會去拆臺或者指責(zé),反而都互相捧著對方,因為正旦要到了,家家戶戶都拿出了家里的存糧,歡歡喜喜的過年,這也是漢子們?yōu)閿?shù)不多的消遣時光。
就在漢子們聊的火熱的時候,一個愁眉苦臉的孩子,背著個都快比他還要大的竹筐,從他們面前走過。
漢子們面面相覷,氣氛變得十分微妙,不知該說些什么來打破冷場,他們既不忍心看到那么小一孩子天天吃苦受罪,又怕開口叫住孩子,想要提出幫助的時候又惹麻煩上身,尾大不掉。
沒有人天生是壞人,讓人變壞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窮罷了,連自己都顧不上的人,又怎么會有心思幫助別人呢?如果有,那他肯定是個傻子。
“喂,阿勇!這天寒地凍的,是要去哪兒?。窟€去拾柴火嗎?”
到底有一個看起來年長的漢子動了憐憫之心,開口喊住孩子。
“哦,謝叔啊,這不是快要過正旦了,想著再上山,拾點柴火,賣了好換點小錢給我娘和姐姐也弄口葷的,她們身子總是不好,正旦開了葷,明年才能壯實起來?!?br/> 阿勇對著凍得通紅的小手哈了口氣,用力的搓了搓,笑嘻嘻的說著他這個年紀(jì)不該承擔(dān)的話語。
“你這孩子......自己瘦的跟個皮猴一樣的,我看你才是你們家最需要補補的那個吧?”
老謝皺著眉頭笑罵道。
“嗐,我有什么好補的?我爹以前就跟我說,我們男子漢就是要頂天立地,皮糙肉厚,餓不死我的,女人就不同了,女人都金貴,我若是虧待了我娘和我姐,我爹死都不會瞑目的?!?br/> 阿勇驕傲的一個抬頭挺胸,拍了拍自己廋到只剩下肋骨的胸脯,豪氣的說道。
他這一舉動,倒是把坐著的漢子們都逗笑了。
“哈哈哈,行,男子漢,那你就去拾吧,你拾到多少我就收多少?!?br/> 老謝哈哈大笑,對著阿勇說道。
“真的?。≈x謝謝叔,我這就去了!”
阿勇一聽到這個頓時雙眼放光,撒開蹄子便往遠(yuǎn)處的山里跑去。
漢子們目送他走遠(yuǎn),才有人說道:
“這時節(jié)誰家還缺柴火呀,而且這天寒地凍的雪都已經(jīng)給蓋上一片了,哪有那么好找?!?br/> “對啊,可真是個苦命的孩子...老謝,那些錢,你不會打算自己全出了吧,你自己日子也不好過啊,這樣接濟一下,會不會有什么困難?”
一個漢子對著老謝問道。
“一個孩子而已,能撿多少???再說,剛剛不是也說了嗎?天寒地凍的柴都在雪下面呢,這點錢我還是出的起的?!?br/> 老謝打了個哈欠回道。
“唉,算我一個吧?!?br/> “還有我?!?br/> “一會一起給那孩子吧......”
漢子們紛紛從自己的懷中掏出幾個銅板,放到老謝手上......
———————————————————
幾個時辰后......
天色早已昏暗一片,一個渾身被凍得通紅,不停的打抖的孩子,顫顫巍巍的推開了一道破舊的木門,走進了一間茅草搭成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