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省城電腦電子商城的電腦配件。
兼具性能,價格和兼容性的性價比。
他組合出了一臺電腦的最優(yōu)配置。
非常實用的。
cpu:p3.
內(nèi)存:pc133256m
硬盤40gb/7200轉(zhuǎn)/2m.
主板:i815ep。
顯示器:17純平。
顯卡:geforce2ddr.
聲卡,音響:普通級別。
光驅(qū):源興52x.
軟驅(qū):三星1.44.
機箱:世紀之星星……鍵盤,鼠標……
這個配置的電腦成本,差不多是在六千元,但零售價得賣到八九千元。
這么一掐。
單臺電腦,自己都能省幾千塊,若是自己幾十臺的配置,無論是內(nèi)存條還是顯示器的價格都可以下壓很多。
使得配件成本每臺能下降到五千多。
他能以五千多價格去搞定一臺這年代的臺式電腦,但是周顯還是覺得這時候的電腦真是太貴了,因為2001年的五千多塊真的很值錢??!
省城電腦電子商城,周顯這個客人本來看上去很好宰的小年輕人,但是沒想到他的目光殺傷力巨大。
導購員想捉一下周顯。
但周顯得那雙眼睛,沒多久就讓導購員都不敢直視。
她們推薦周顯一些看上去很棒的硬件,那是那些實際應用之中沒卵用。
比如最高配的液晶顯示器,說防輻射,保護視力,概念確實提得很新,但是這年代電腦是稀罕物,很多人那里能天天接觸電腦,你現(xiàn)在講保護實力,概念是不是太早了些。
個人我有可能多花那個錢去保護視力,但是我開網(wǎng)吧啊,若是液晶,那我得多投入多少,這年代液晶還老貴,沒有性價比,最主要的是這年代完全沒有必要。
所以還要什么2001年最高配置,在周顯眼里就是個笑話,比如那些這年代萬元機,數(shù)萬的昂貴筆記本迅速會被淘汰,后面兩三千的電腦都比他們配置要高。
他才不會買她們推薦的坑貨”最高配“。
一般賣科技產(chǎn)品的的人會說出來普通人不懂得一些專業(yè)深奧,這些導購也是,可能她就會一些粗淺的專業(yè)術語,一般人聽得不懂,她們出高價對方也不知道,因為對方不懂。
但是周顯犀利的詢問下。
對方顯得不是露出馬腳就是一問細節(jié),一問還三不知,顯然周顯比他們還懂得要多。
這讓他們就完全沒有了不透明的空間。
二流的產(chǎn)品就賣不到一流的價格了。
遇到識貨的,他們就只能賺點小錢了。
一個行業(yè),在懂行的和在完全不懂行的前面,在信息不透明的時代,果然是,在不懂行的人士面前那完全是賺翻。
最終周顯這邊本來二十萬除去租金和其他各種那樣的開支,最多能拿下十幾臺電腦。
但是周顯一口氣買了三十多臺臺式電腦的配件。
因為懂這行,沒有那些不需要的功能,花里胡哨好看卻不實用的玩意,所以周顯幾乎沒怎么被“宰”到一份半點。
于是這樣就買到了更多的電腦配件。
尋找了物流公司進行拉貨,他是包車回的江城。
包車自然要普通的物流要花掉更多的錢。
但是那些電腦配件他可不想交給物流公司進行配載,萬一壓壞了啥顯示器什么的,周顯感覺那就虧大發(f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