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凌晨四點,朱瞻基就已經(jīng)起床穿戴一新。
今天是大軍出發(fā)的日子,半個京城恐怕昨夜都沒有安眠。
太子妃張氏也是一宿沒睡,親自幫朱瞻基穿上了對襟胖襖,又拿來了朱棣特意賞賜給朱瞻基的一套山字紋銀色鎧甲給朱瞻基套上。
明代將官所穿鎧甲,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制作精密,穿著輕便。
朱瞻基這套更是集明代工藝大成,用料講究,彰顯皇家氣派。而且堅固耐勞,比后世的防彈衣功能更強大,更保險。
除了工藝復雜,價格昂貴,這套鎧甲幾乎沒有缺點。
當然,這些就是最大的缺點,因為工藝復雜,價格昂貴,幾乎不可能普及。
張氏體弱,舉著這套鎧甲累的氣喘吁吁,卻也不讓薛尚宮幫忙,親自幫他綁上了各處的綁帶。
“母親,孩兒英勇否?”
張氏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眼睛濕潤了起來?!拔覂撼稣?,切記不可妄自逞強,一切以安全為上?!?br/> 朱瞻基笑道:“母親且安心,孩兒雖然出征,更多卻是與皇爺爺留在中軍,并無危險?!?br/> 張氏的嘴顫抖了幾下,話卻卻沒有說出口。兒子長這么大第一次出遠門,還是去戰(zhàn)場,哪有可能不擔心的。
不過她身為太子妃,自然也知道現(xiàn)在不能說喪氣話,所以將心里的不舍和擔憂都壓抑了住,不讓兒子反過來擔心他。
雖然這個兒子從小就獨立,小時候被皇后占著,長大了對她尊敬有余,親近不足。但是這畢竟是被她寄予厚望的長子,她最大的期望還是在這個兒子身上。
皇家愛長子,百姓愛幺兒。
這是亙古不破的道理。
薛尚宮端來了一碗餃子,張氏親自端著用勺子喂了朱瞻基一個,眼淚卻嘩嘩掉了下來。
朱瞻基一口吃了下去,笑著說道:“母親勿憂,孩兒會平平安安回來的?!?br/> 張氏擠出了一絲笑容說道:“我兒已長大了,且讓我今日喂你吃了踐行餃子?!?br/> 朱瞻基在現(xiàn)代就不擅于哄女人,只能由她。他把一大碗餃子都吃了下去,連面湯都喝的干干凈凈。
李亮在門口稟報道:“太子殿下,皇上出了乾清宮了?!?br/> 朱瞻基心里一松,站起身來躬身行了一個長揖說道:“孩兒披甲在身,不能全禮。只望母親在宮中開開心心,等兒回來與你相聚?!?br/> 張氏點了點頭,伸手從袖子里取出了一條編織的紅繩,淚中帶笑說道:“二月初九是基兒生辰,娘可惜不能再為你煮一碗長壽面,……來,讓娘給你系上,祝你在外平平安安。”
朱瞻基耐心地等她把紅繩系在了他的左腕上,這才向余先說道:“刀來?!?br/> 余先拿過了紀綱送給朱瞻基的隕鐵橫刀,幫他用牛皮帶掛在了腰間。朱瞻基吩咐說道:“此去寧波,蕭規(guī)曹隨,切不可妄拿主意。若遇不能決斷之事,多問問金太監(jiān)?!?br/> “是!”
朱瞻基又看向了金闊說道:“興慶宮就拜托太監(jiān)了,我的書房就此封釘,任何人不得進入。二樓除了工部的工匠,薛尚宮和指定宮女,任何人不得進入?!?br/> “奴才一定替殿下看好家?!?br/> 他又看了看薛尚宮,只是笑了笑,重重點了點頭。
這個時代,他算是很尊重女人的男人了,何況還是太孫。薛尚宮從五歲的時候就開始照顧他,生活的重心全部在他身上,此時也是格外舍不得。
不過,朱瞻基也不能對她說什么不舍的話,只是說道:“薛尚宮有時間也多到宮中轉轉,只要不出宮門,沒有人管你?!?br/> “奴婢明白,祝殿下旗開得勝。”
再向太子妃張氏告辭,朱瞻基大手一揮。“出發(fā)!”
李亮立即大聲喊道:“太孫起駕,擺駕太廟……”
今日不是一般出行,而是皇上御駕親征。
所以出發(fā)之前,都會先前往太廟拜遏祖先。朱瞻基動身,也擺出了完整的太孫儀仗。
在午門與皇帝匯合以后,一同祭拜了祖先,才會出皇城在承天門檢閱大軍,隨后出發(fā)。
午門外,文武大臣全部都等候在了那里,宮城的午門一開,兩邊的大臣都跪了下來。
四年前經(jīng)歷了一次,所以這一次朱瞻基也算有了一些經(jīng)驗。
他跟在朱高熾的身后,一邊注意扶著他,一邊按照程序完成了祭拜。
看這個便宜父親氣喘吁吁的樣子,等祭拜完畢,他才皺著眉頭問道:“父王還頭暈否?”
朱高熾喘著氣說道:“服著你配的藥丸,不頭暈了,只是有些胸悶氣短?!?br/> 朱瞻基說道:“沒事的時候多運動一下,不要一直看書。孩兒與皇爺爺出征,你在京城監(jiān)國,也不要讓自己太勞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