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君上。為何要救趙?”
“暴秦無故攻伐趙國,我楚國匡扶正義,實乃仁義之國?!?br/> “哈哈哈,君上。明人面前不說暗話。楚、魏、趙、韓都無力單獨抗衡秦國,四國唇齒相依,救趙實為就楚也。何也?趙亡則秦愈大,猛虎一旦放出,就一定會傷人。若不在秦國還可以在四國聯(lián)合壓制的情況下將其關(guān)起來,則局勢不可控制。這也是為何今年貴國聯(lián)合魏國救趙的根本原因。無關(guān)道義,只因利益?!?br/> “那我大楚和你周國交易,我看不到利益在何處?”
“君上,我周國所處位置為天下之中,地處繁華。良田無數(shù),城池堅固。同時與趙、魏、韓成犄角之勢。如一把尖刀直指暴秦。奈何我周國小國寡民,雖有地利卻無力抗衡暴秦。雖有良田卻無足夠之民耕種。且不可惜?楚國雖地廣千里,然多為煙瘴之地;雖有披甲百萬,然需防守之地更廣。先不論其他,就為防止吳越遺民和九黎部落在東部就有楚國軍隊不下二十萬。請問君上,若是有二十萬軍隊可否堅守我周國三十六邑?”
“若有二十萬軍隊,我自信能堅守?!?br/> “這就對了,吳越之地對貴國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當年平滅越國后,貴國也只是遷其民、毀其城,然一直不斷的吳越遺民和九黎部落騷擾侵犯,貴國為防范,不僅大量駐扎軍隊,更是白白耗費大量國力。若與我周國交換。我周國愿與楚國結(jié)為兄弟之邦,為貴國駐守邊疆。而貴國不僅可集中兵力防止暴秦攻擊,更能集中精力發(fā)展國力,還能擁有我周國的三十六城及廣大的肥沃土地。請問君上,這些利益還不夠嗎?”
春申君盯著姬天賜,仿佛要看穿眼前的小孩的心思。片刻后,嘴角一揚道:“不錯,這對我楚國確實很有利,說實話這個交易很打動我。不過,所謂無力不起早,這個交易仿佛只有我楚國得利,你周國所求為何?”
“生存。我周國所求只為生存。暴秦虎視眈眈,憑我小國寡民,披甲不過五千,無力阻擋暴秦的侵略,為了延續(xù)我周國國祚。我不得不做此交易?!?br/> “為何選金陵?”
“金陵為貴國之邊境小城,背靠大樹好乘涼。此地可讓我周國修養(yǎng)生息,綿延國祚?!?br/> “哈哈,小王爺。如果老夫所料不錯,恐怕你是在打吳越之地的主意吧?”
“哈哈,君上果然慧眼如炬。不錯,我周國就是希望以時間換空間。對貴國來講,吳越為蠻荒之地,不僅不能帶來利益,還要耗費大量國力??蓪ξ抑車鴣碇v,蠻夷之地也是地,這些都是我周國臣民生存發(fā)展的基礎(chǔ)。所以我周國愿意與貴國結(jié)為兄弟之邦,世代友好。愿為貴國藩籬,防止吳越遺民和九黎部落對貴國的騷擾。另外君上的封地就在淮北,我周國立國金陵后,與君上唇齒相依,愿為君上助力?!?br/> “嗯......,容老夫想想?!?br/> 姬天賜點點頭,微笑著耐心等待春申君的回答。他知道自己開出的條件確實打動了春申君,但對于這樣一位久處高位的人來講,他的決定一定是深思熟慮、將所有可能都考慮清楚了才會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