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南京皇宮。
武英殿偏殿,琉璃染醉,青黛色霧靄低低壓著宮檐。
大朗朝開國皇帝劉珣詹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
臺階下,卓若凝與她爹跪伏在地,噤若寒蟬。
殿外太監(jiān)通傳,翰林院大學士卓淵匆匆趕來,腳下不停,進了殿里,叩拜。
“臣叩見陛下?!?br/> 皇帝臉色不變,沉聲道:“賜座?!?br/> 太監(jiān)搬了椅子來,卓淵目光略過跪著的兩人,就著椅子邊小心翼翼地坐了,抬眼打量皇帝臉色,心里直打鼓。
自當年與一眾文士被強召入集慶,他已經在皇帝身邊伺候十幾年,對皇帝的脾氣十分了解:疑心重,喜怒無常,嗜殺。
自家長子卓理是正六品的國子監(jiān)司業(yè),做事最小心謹慎的一個人,皇帝平時對他還算客氣,今日不知怎么觸了逆鱗,搞不好卓家就要家破人亡了。
卓淵穩(wěn)了穩(wěn)氣息,試探著問:“可是犬子做錯事,惹皇上生氣了?”
皇帝沒回答他,卻像聊天似的說:“先生有段時間沒回家了吧?”
卓淵連忙拱手:“承蒙皇上體恤,讓老臣在宮中留宿,是有,有兩個月沒回去了?!?br/> 卓淵今年七十歲,是皇太子和諸位皇子的文史老師,同時任翰林院大學士,主持國史修訂工作。
皇帝體恤他年紀大,每日輾轉于皇宮、衙門和卓府之間太辛苦,便在宮里給他安排了住宿,所以修國史期間,他很少回家。
皇帝似乎對這個答案還算滿意,若今日卓理不是直接稟報,而是先暗中聯(lián)系卓淵,那問話的方式就不同了。
皇帝從龍案上拿起一塊巴掌大的白色玉佩:“先生可認識此物?”
卓淵眼睛近視,太監(jiān)雙手捧著托盤送到他面前。
“這玉佩,似乎是太子妃賞賜給老臣孫女之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