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采納司馬無忌建議,周瑜死后,他便立即率領(lǐng)大軍從江陵撤離至江夏。當(dāng)劉備大軍撤離,魯肅有些不相信,依周瑜所料,劉備此行目的是為了江陵而來,這個時候撤軍,有些說不通。
????“子明,依你看劉玄德意欲何為?”
????呂蒙皺著眉頭搖搖頭,道:“子明也不知他意欲何為,不過公瑾叮囑我等守好江陵,切勿所托。主公已經(jīng)傳令,命我等將公瑾靈柩送回江東安葬,怕是江陵之地難以久留。子明以為不論劉備意欲何為,江陵還是要嚴(yán)守才是,要不子敬你隨軍回返江東,我留在江陵鎮(zhèn)守如何?”
????魯肅想了片刻,道:“江陵有你防守,子敬亦能安心回返東吳?!?br/>
????于是,魯肅將這個命令傳至大軍上下,黃蓋等人不曾反對,唯有程普不愿接受,更是直接了當(dāng)?shù)孛嬉婔斆C,主動請求留守江陵,讓呂蒙隨軍一同回返江東,將這里的一切軍務(wù)交托于他。
????程普是東吳大軍的右都督,周瑜死后,自信滿滿的以為會提升至大都督,手握大軍,最后孫權(quán)的命令傳來,他什么都沒有得到,最重要的是他還聽說舉薦魯肅接替大都督之位的正是周瑜,這讓他實在氣惱。
????周瑜死了,程普與他之間的矛盾也煙消云散,還想護(hù)送周瑜靈柩回返江東,聽到這個消息,程普心中怨氣難消,一氣之下改變初衷。魯肅見程普心意已決,又想起周瑜的叮囑,最后還是決定把堅守江陵的任務(wù)交給他。
????當(dāng)所有事情都交托好后,魯肅、呂蒙、黃蓋穿著素服護(hù)送著周瑜靈柩前往江東。程普接管江陵一切事務(wù),雖說是暫代,也算是滿足他的心愿,程普高興不已,他不相信劉備大軍會攻來,并沒有聽從魯肅的囑托,也就是周瑜臨終時交代,他不認(rèn)為周瑜事事都能算清楚。
????正是程普的疏忽大意,以致于江陵最后被劉備占領(lǐng)!
????“稟主公,魯肅、呂蒙等人已經(jīng)啟程護(hù)送周瑜靈柩回返江東,僅留下二萬兵力由程普駐守江陵?!?br/>
????劉備大喜道:“好!”
????“主公莫要心急!”諸葛亮說道,“現(xiàn)在周瑜靈柩送回江東,我軍理應(yīng)派人前往江東吊喪才是,待前往江東時與孫權(quán)商議江陵。若是答應(yīng)那是再好不過了,這樣江陵攻打下來,也是順理成章之事?!?br/>
????;劉備點點頭,道:“孔明先生以為何人前去吊喪?”
????“非無忌不可!”諸葛亮笑道,“無忌與周公瑾相交莫逆,此乃東吳人所周知之事,就連魯肅、呂蒙等人都知曉,無忌前往不會有諸多的阻攔。孔明本想前往,昔日與東吳儒士唇槍舌戰(zhàn),早已得罪他們,我若前去怕是東吳會懷疑主公心意?!?br/>
????司馬無忌怎么也想不到此次東吳吊喪周瑜不是諸葛亮自己,反而是自己,這讓他有些懵了。從心里來說,周瑜之死,實在可惜。雖說他與周瑜各為其主,卻是惺惺相惜,司馬無忌欽佩周瑜的膽識與謀略,心胸寬廣,讓他前去吊喪并沒什么不好。
????另外,司馬無忌也清楚自己前往江東吊喪,更是為了與孫權(quán)談判。如果僅僅是他一人前去,怕是有些不妥。此事,諸葛亮也早已想到,他讓魏延陪同司馬無忌一起前去,二人皆沒有反對。
????劉備擔(dān)心會有危險,準(zhǔn)備多派些士兵護(hù)送前往,不過諸葛亮以為人多反而引起誤會?,F(xiàn)在他們是吊喪,帶著太多的士兵,東吳又如何看待?司馬無忌也沒贊同劉備的提議,此去吊喪之人就他們二人。
????次日,司馬無忌、魏延二人便上路了。
????“無忌,你此去江東,孫權(quán)答應(yīng)與否,都要來信才是?!?br/>
????“孔明放心,無忌知曉如何做!”司馬無忌又低聲說道,“若是我們未能及時回來,孔明大可建議主公出兵攻打江陵。若是江陵攻下,立刻將消息送至江東,我等也好有個準(zhǔn)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