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趙家這邊,迎親前一日就開始忙和起來。先是尋了村里的大輩兒當管事兒,周氏又帶了新出鍋的饅頭一家家走著去打招呼。這種娶親的大喜事兒,只讓趙二石出面通知,只怕會引了別人家的笑話。
????這不,還沒到當天呢,趙家院子外頭可就支上了兩口大鍋,灶房里也緊緊恰恰的放滿了新買的米面跟豬肉。村里的楊大娘跟梅嫂子幫襯著張羅了新房的布置,就連著安床都尋了全福嬸子弄好了。
????大伙兒看著趙二石流水兒似得購置物件,絲毫不見心疼,說起新媳婦來也是憨厚的笑的滿意,其中不少人就有些眼熱了。其中就包括之前跟趙二石說過親,卻沒成的趙昌方兩口子。
????說起來也是早些時候的話了,趙昌方家有三兒子一個閨女,大兒子跟老二都成了家也有了娃,倒是不用他們惦記。可老三腳上有點毛病,所以一直沒尋到合適的。而他們那個閨女行為有些不檢點眼界又高,看不起村里的大小伙子們,自個尋了個賣貨郎明里暗里的勾搭著??珊髞沓捎H沒多久,就被人發(fā)現(xiàn)不安分的紅杏出墻了,賣貨郎也不是什么好人物,打了一頓就把人休了。
????后來趙昌方兩口子就琢磨著要說給趙二石,左右一個村的,他們也不嫌棄趙家窮還帶了孩子。掐碰上趙大石被劫匪要了命,趙家大媳婦也成了寡/婦,所以他們又生了換親的年頭。就是把閨女嫁給趙二石,讓自家兒子娶了趙家大媳婦。
????誰知道親沒說成,把趙家大媳婦驚的早產(chǎn)了,還差點把周氏氣昏過去。就那么著趙二石可是直接提著趙昌方給丟出了門,接著兩家就結了仇。
????要不這么些年,兩家別說是來往了,見了面都恨不得往對方臉上吐兩口唾沫呢。而趙昌方兩口子心里也不是什么坦蕩的,對著誰說都是要看著趙家鬧笑話,看趙二石怎么著孤寡一輩子臨老都沒個人給他養(yǎng)老。
????前些日子聽說趙家定了崔家閨女,差點沒把他們慪死。嘴上說的話,可也就不再積德了。而趙昌方家的閨女趙秀榮那心里也開始不是滋味了,尤其是聽說趙二石下的聘禮聘金,又看到他的布置之后,愈發(fā)的怨恨爹娘當初沒說成那門親事。
????趙家的小兒子也不是個成性的,打小因為腳傷有毛病就不干活兒,好吃懶做脾性還大。長大了以后又因為大哥二哥娶了媳婦成了家,心里更加不平衡,動不動就在家里鬧騰一番。
????后來去鎮(zhèn)上當學徒,又學會了嫖賭,還偷過鎮(zhèn)上人家的物件去賣。如今也是實在沒法子了,趙昌方兩口子才又養(yǎng)起了這個不爭氣的兒子。
????也好在他們兩口子還能干,只讓老三跟著他們吃住。私底下也會給另外倆兒子拿些吃的,所以老大老二兩家倒也沒有過多的怨言。
????趙昌方家媳婦每次從趙家門前過,都能聞到一股子肉香味,所以幾次也想厚著臉皮去打著幫忙的旗子尋摸點好東西。可架不住有些眼尖心明的人知道兩家的那點事兒,尤其是跟楊大娘一塊管著灶房的劉大菊,每次見了她都不冷不熱的盯著。
????反正幫忙可以,刷鍋洗碗燒火,可要是想借機拿點東西出門,那是門都沒有的。
????劉大菊的性格本來就爽利,因著大小在后娘手底下討生活,所以又帶了些潑辣勁兒。當初之所以嫁到趙家村,也算是被后娘半說親半騙的賣過來的。好在婆婆楊氏是個心善熱切的,一直對她不錯,哪怕是兒子沒了以后也沒趕她回娘家。
????有了這么個能說能干的人看管著,趙昌方家媳婦再怎么臉皮厚,也有些禁不住了。沒去逛蕩兩天,可就再沒見過蹤影了。當然,背地里咒罵也是少不了的。
????村里人家過喜事兒,一般村里各家各戶都會抽人來幫忙的。恰好這時候也不是農(nóng)忙時節(jié),所以大伙兒連帶著搭手又混著說些打屁玩鬧的話,就把酒席的事兒張羅起來了。
????而崔家這邊,不少人家的婦人也都會或真心或只是為了面上好看的來崔家歇會兒了。有些親近的人家,也會拿了家里蒸的干糧或者饅頭去湊個喜慶。
????等晚上時候,李氏讓虎子帶了三妮回屋,自個則扯了崔玉進了廂房。本來還以為又要說嫁妝跟銀錢事兒的崔玉,剛坐穩(wěn)就被李氏那句男女炕上的事兒唬的一愣。
????李氏見狀以為自家閨女聽不懂,直接低聲細細說起來。許也是覺得有些羞人,她索性就直接說,趕明兒晚上你脫了衣裳就別動了,忍一忍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