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闊葉林。
此時正好是正午,稀疏的從茂密的樹冠下漏出,照射到格拉維斯頭頂。
映入雛龍視界的畫面色彩極為豐富,除了看到物體更多固有色外,綠色的樹葉邊緣籠罩著藍紫色的邊緣光,整個世界還籠罩著層次分明的紅色暈染。偶爾落下的陽光照射到的地方卻又色相偏紅。
通過結合未知信息分析雛龍明白這是龍類四只眼睛視覺頻譜遠比其它物種廣闊的緣故,巨大的后眼作為主眼甚至能感知到深紫外波段的光線,微小深埋眼窩而無晶狀體容易被錯認為鱗片圖案的前眼則可以看到遠紅外段,但因為某些原因看不太清楚細節(jié),兩對眼睛同時觀察時合成圖像絢麗多彩。
紫外光具有強穿透易散射的特點,紅外光則是具有弱穿透遠傳播易衍射的特點,這讓龍類視覺中的世界層次分明。
生物演化中視覺的形成得于極為遠古時期覺色素的偶然捕獲,生態(tài)圈內(nèi)生物應該擁有相近的視覺頻譜范圍,龍類在此顯得有些另類。
雨林氣候使得整個叢林十分潮濕,雛龍從土里蹦了出來,落下后半個身體又埋到了松軟的腐殖土內(nèi),甩了甩頭掃起一大片土粒和腐葉,一步一陷的往前走,就和走在雪地里那般。
龍類認為自身是掠食者,但雛龍發(fā)現(xiàn)自己擁有明顯的雜食動物特征,比如形態(tài)分化的牙齒,或者口腔內(nèi)方便濾食的鱗片。
它還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聲并不需要舌頭輔助,龍的舌頭上同樣覆蓋密集的灰白色鱗片,并不靈活,而且不能像其它物種那樣伸出,連味蕾都是在喉部空腔形成的后口,也有可以開合的鱗片保護,雛龍覺得也許自己整個消化道都覆蓋了鱗片。
饑餓促使雛龍迫切的尋找食物,龍類掠食者的自我認知讓格拉維斯把第一目標定位為日落前找到一個獵物并捕獲,如果不行那就只能在龍類傳承的屈辱感受中啃樹葉了。
傳承中提到有些恥辱龍身體力行的證明了樹葉樹干都能有效的為龍類活動提供充足的能量,但樹木缺少讓龍類成長的成分,極大的延緩龍發(fā)育的時間。
其實一般獵物對龍來說也很缺乏許多成分,龍類想要成長還需要足夠的各類礦石,不過吃肉長肉還是比吃樹葉長肉強的多,雖然龍本身可以很植物的呼吸就長肉。
尋找獵物是狩獵者的第一個難關,這對格拉維斯來說卻不是啥問題。
龍類的嗅覺相較于其它掠食動物并不算靈敏,但另類的視覺讓雛龍可以直接看到動物活動的痕跡,動物尿液汗液等分泌物沾染到動物毛發(fā)上與周圍物體擦碰殘留,其中的尿素紫外熒光異常醒目,恒溫動物對周圍物體紅外輻射的痕跡也是肉眼可見。
但是雛龍需要考慮捕獲問題。
龍類傳承中所有的捕獲技巧都需要雛龍成長為幼龍之后才能使用,雛龍到幼龍階段的一切營養(yǎng)本該由成年龍來提供。
雛龍q版體形甚至不能讓最靈活的翼肢伸到頭顱之前,而骨骼外露形成矛尖的翼后大趾還是非??ㄍǖ碾u心形狀,更別說短粗的前肢。
龍息也不是啥捕獵工具,缺氧環(huán)境下燃燒能輕松熔化土壤火焰的燃料在空曠的地方沾到肉畜身上怕是碳化都是有長期魔力浸染強化的效果。
龍類作為頂級飛行掠食動物,傳承的大部分捕獵技巧都是由空中發(fā)動,可是雛龍甚至不能飛翔,龍類飛翔依靠的可不是靠翼肢空氣動力,否則非洲象差不多體積的少年龍體重就奔200噸去的肥宅體形翅膀扇動就得和無限制連續(xù)釋放九級風系范圍攻擊魔法那般。
龍類飛翔依靠的是翼根部位四個梭狀器官控制扭曲大地引力從而漂浮的,還和龍晶關系緊密,翅膀在飛行中的作用僅僅是依靠氣動輔助控制飛行姿態(tài)與動作。
而雛龍翼根有的只是四個被鱗片覆蓋的肉芽,龍晶也還未成熟。
尚不能飛行的格拉維斯必須充當一個陸地捕食者,龍類的體重決定了雛龍不可能擁有貓科動物那樣靈巧的軀體,卡通版大腦袋也不能如同犬科那樣靈活的撕咬,夠不到頭顱之前的六肢也注定暫時只能充當移動支撐,雛龍唯一的捕獵方式僅僅剩下鐵頭功。
雖然只是小牛犢大小的體形,但五余噸的體重讓沖鋒的格拉維斯不可阻擋——包括他自己也不能。雖然龍類強大的力量讓龍可以自如的活動,但慣性帶來的運動狀態(tài)保持同樣強勁。
他瞄上的是一頭離群的成年髭野豬,從尿液殘留的魔力中能感覺到這是一頭被魔力浸染的普通野獸,還沒成為魔獸或者兇暴種。
魔獸與兇暴種的區(qū)別在于是主動控制魔力還是被魔力浸染控制,魔獸魔力的遺傳性質代表它們已經(jīng)從自身母物種中分化出來形成新的物種了,兇暴種則不一定。
順著殘留尿液的熒光,格拉維斯緩緩的在腐殖土壤里“游動”前行,盡量減少動靜,可惜好像沒多少效果,雛龍驚動了不少沿途的小動物。
髭野豬是一種晝伏夜出的動物,尿跡應該是夜間活動留下的,只要格拉維斯在驚醒這頭離群的幸運兒之前堵住洞口,就能吃到一頓百公斤的大餐了。
雛龍已經(jīng)想好了菜譜,那個龐大的傳承中有很多讓龍流口水的菜譜,什么旋風烤五花,老媽媽豬蹄等等。
從一根橫木下鉆過后,不算靈敏的嗅覺也讓雛龍聞到了獵物的味道,有些嗆鼻,髭野豬躲藏的洞穴不遠了。
繼續(xù)沿著尿跡穿行了幾百米,一片溫熱區(qū)域進入了雛龍眼簾,熱量最集中的區(qū)域被一株蕨類植物擋住,斷斷續(xù)續(xù)藍紫的熒光軌距也指向相同的位置。這就是野豬地洞的入口,髭野豬的體溫以紅外的形式輻射,呼吸的熱量也在洞內(nèi)堆積,通過洞口散發(fā)比環(huán)境溫度高出了近一攝氏度,在格拉維斯眼中卻恍若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