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燦周圍的學生都被她們的這番對話吸引了注意力,仔細地拿蘇小燦的讀音跟自己做著對比,都聽得格外認真。
總有一種,蘇小燦適時地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解決了自己十分困擾的難題的錯覺。而且,她們的對話,比自己單純地聽老師上課教的內(nèi)容,更容易理解,印象更深刻。
教室里原本十分嘈雜紛亂的讀書聲,慢慢變得稀稀拉拉,最后,變得比平時上課都要安靜。
大家都認真地聽著蘇小燦和老師的對話,紛紛察覺到自己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原先的枯燥的字母變得更加生動和立體起來,個個打起精神,認真地跟自己的情況做著對比。
而作為主角的蘇小燦和趙丹珍早就進入了全神貫注的狀態(tài),完全沒有察覺到周圍的異樣。
當下課鈴響起時,教室里的眾人都有種時間過的好快的感覺。
趙丹珍也終于回過神來,見學生們都她一樣意猶未盡的樣子,不由低頭深深地看了已經(jīng)坐下的蘇小燦。
但早自習之后,有一個小時吃早飯的時間,很多學生都還要返回家中,不允許時間上有太多的耽擱。
趙丹珍便爽快地放學了。
她先學生們一步,出了教室。她家就在學校操場后面的教員家屬樓里,她跟丈夫都是市五中的老師,家屬樓是跟學校同時建好的。
她的侄女也是初一(5)班的學生,就坐在蘇小燦前前排,叫趙心凌,是個大眼的小美女,學習成績也不錯,現(xiàn)任英語課代表,現(xiàn)在就住在趙丹珍家。
趙心凌像小尾巴一樣隨著趙丹珍就一起出了教室,往家屬樓走去。
兩人走在空蕩蕩的大操場上,趙心凌才有些不悅地跟趙丹珍說道:“姑,你今天怎么任由那個新來的女生出風頭呀?你都沒注意,你讓同學們背課文,最后都停下來,聽你們說話了!一個鄉(xiāng)下來的,還誤了一個月的課,有什么可顯擺的!”
趙丹珍還沉浸在今天早晨跟蘇小燦的講解中,她也是教齡將近有十年的老教師了,以往的學生都是以自己能背多少課文,能聽寫出多少句子為主,很少有幾個學生來注意自己讀音的,還是小學就學過的字母的讀音。
她也從來都是只要學生考試成績不錯,能背寫下單詞和句型,看得懂簡單的文章就好了。
最早教課的時候,她雖然是正規(guī)的大專院校畢業(yè)的老師,但畢竟是新老師,為了出成績,比較功利一些。后來,市五中初建,她和丈夫紛紛被調(diào)到這里教書。
市五中的學生比較雜,因為初建,為了攬生源,變進了不少鄉(xiāng)下的學生,跟市里的學生混在一起,參差不齊,十分的難以管理。
趙丹珍就繼續(xù)了這種簡單粗暴的教學方式,總體來說,全年級八個班,她教的兩個班成績都在中游,不出彩,但也不差。
今天,跟蘇小燦這么一交流,她才重新找回來初畢業(yè)時,意氣風發(fā),要教出一群英語口語能脫口成章的學生的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