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我父親在迷迷糊糊中被叫醒,其他新兵也與他一樣,在迷迷糊糊中被叫醒。昨晚,他們談論很久,故睡得很遲。
我父親和其他新兵們洗過臉后,歡呼著到食堂吃飯。他們吃了白面饅頭、包子、油條和稀粥后,按照飯前的通知,到縣軍分區(qū)大院門口集中上車。
他們要乘卡車到北方淮陽基地去訓練。在此之前,縣兵役局出具了新兵入伍前相關檢查合格的證明等文件。
在每個新兵上車后,張部長、王干事與縣軍分區(qū)兵役局的同志進行道別,然后也上了車。他們要將全鄉(xiāng)的新兵們送到淮陽基地才回去。
淮陽基地距縣城有百多里路,是新兵訓練的重要基地。新兵們在這里進行為期二個月的訓練后,將開赴東北,跨過鴨綠江投身抗美援朝戰(zhàn)場。
一路上,我父親和其他新兵們一直興奮著、激動著,個個臉上紅樸樸的。
他們顧不上觀看沿途的風景,心兒早就飛向了訓練場。
路程很漫長,車速很緩慢。我父親急得臉上的汗水流了出來。
此時尚在梅雨季節(jié)。天氣又陰沉下來,像是又要下雨。
要下雨的六月,氣溫仍然很高。我父親心里的熱度,像這六月的氣溫,也一樣很高。
張部長的臉色始終繃緊著,他一言不發(fā)地盯著遠方。
遠方籠罩在氤氳中,如詩如霧如輕紗,也許還有夢一般的傳奇故事。
我父親注意到了張部長的臉色,但那時年輕,沒多作考慮。他哪里知道,張部長是不忍心但必須將他們送到戰(zhàn)場上。因為如果青年人不上戰(zhàn)場,讓誰來保衛(wèi)我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