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之后,我借著上廁所的機會仔細觀察了一下整個新兵營,卻是越看越心涼。
營門口,有十幾名全副武裝的甲士守著大門。
營內(nèi),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三名全副武裝的甲士在哪兒站崗。
在這種監(jiān)視看守下,根本不可能逃的出去。
整個新兵營,并沒有出現(xiàn)電視劇里演的那樣,充滿著觀聲笑語,反正是死氣沉沉的。就連那些自愿參軍的人也一樣,坐在那兒沒什么話說。
第二天,新兵訓(xùn)練已經(jīng)開始。
我沒想到,負責(zé)整個新兵訓(xùn)練的人竟然是張飛。
《三國演義》里說張飛是個黑大漢,又有人說張飛其實是個英俊小生。
可惜他一直呆在高臺上,我看不清楚他究竟長成什么樣?只能看出他身材高大,膀大腰圓。
張飛走上臺后,什么話都沒說,直接就讓我們作四十里的長跑。
我知道古代的軍訓(xùn)強度會很大,但我沒想到會這么大,第一天訓(xùn)練就跑四十里。
我不知道漢代一里路是不是五百米,但四十里路至少還是有十幾公里。
以前,我經(jīng)常跑步上下班,從我家到公司,也有八九公里跑。我以為,我肯定是很先跑過終點線的那幾個。但實際跑的過程中我才發(fā)現(xiàn),很多新兵的體能并不比我差。
古代平民沒有代步工具,平時又有繁重的體力勞動,所以他們的體能同樣很好。
一共九千多名新兵,四十里路跑完,只有幾十個人累的倒在的地上。而我也不是最先到達終點的那一批人,我處在隊伍的中間部分。
當(dāng)最后一個能站著跑完四十里的人到達終點時,張飛終于站了起來。
只見他指了指累倒在地上的那二十多個新兵,對身邊的武將說了幾句。說的是什么,我也聽不到,只能看見他身邊的那名武將點了點頭,然后走下了高臺。
那名武將帶著一隊老兵,將那些累倒在地的新兵全拖到了高臺上,兩人一組的將新兵按在地上。然后一隊手持棍棒的軍士走了上去,對著那些新兵就是一頓痛打。
馬上慘叫聲就充滿了整個訓(xùn)練場,沒幾下有幾個人嘴里就溢出了鮮血,然而痛打他們的士兵并沒有停手。
二十軍杖打完,有幾個人還在慘叫,剩下的早已沒了動靜。
我開始慶幸我在2014年每天都是跑步上下班,就算買了車后也經(jīng)常跑步上下班,不然這四十里真會把我累死,就算不累死也會這二十軍杖打死。
看前眼前的一切,我不由得想起的歷史上對張飛的評價: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熬印笔侵干鐣纳蠈尤宋?,而“小人”則是指社會的下層人物。
什么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說句難聽的,也就是狗眼看人低。
新兵跑不完四十里很正常,然而張飛還是下手還這么狠,難怪他最后會被手下給做掉。
張飛看都沒看那些人,走到臺前,說道:“你們聽著,都得給我好好訓(xùn)練,誰敢偷懶,這就是下場。”
說完,他示意了一下身邊的那個武將,那名武將就指揮一隊軍士將那些新兵拖走了。
然后張飛吩咐了那名武將幾句,帶著人走出了新兵大營。
接下來,九千多名新兵,被分成九十多個百人方陣。各自配一名百夫長,由百夫長給所有的新兵做一些基礎(chǔ)的訓(xùn)練。包括簡單的搏殺技巧、結(jié)陣攻擊與防守。
然而我知道這并沒有什么用,戰(zhàn)場拼殺哪會這么簡單。比如用刀劍作一個簡單的下劈,久經(jīng)訓(xùn)練的戰(zhàn)士無論從速度與力量,都要遠勝于新兵。沒有經(jīng)過訓(xùn)練的人,與敵人劈來的兵器碰撞一下手就會被震的發(fā)麻,連兵器也握不穩(wěn),甚至兵器都會被對手直接打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