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跟他有任何曖昧或者天馬行空的扯淡,我繼續(xù)客氣疏遠地說:“請問陳總找我過來,是有工作上面的事要談嗎?如果沒有的話,我想我得告辭了。”
嘴角有一絲稍縱即逝的訕色,陳圖擰過身體坐端正,他揚起臉來,忽然一本正經(jīng)地說:“你坐對面,現(xiàn)在開始談工作。”
我對他這話持半信半疑態(tài)度,慢騰騰地走到斜對面的沙發(fā)上落座,臉上保持著職業(yè)性的平和,等著陳圖下一步的動向。
陳圖從他的辦公桌上面抽起一個灰色的文件夾,慢騰騰地走過來遞給我,說:“你看看。”
沒問一些諸如給我看這個干嘛之類的腦殘問題,我爭分奪秒地把文件打開,快速閱讀起來。
在看完了全篇之后,我把文件倒回來第一頁再看了一下,這才把文件合上。
陳圖端起桌子上的咖啡抿了一口,又將杯子頓在茶幾上,問:“我想聽聽你的看法?!?br/>
把文件夾輕輕放回到離陳圖的手近一些的地方,我整理了一下思路,緩緩地說:“第一,這個策劃案是由兩個以上的人員共同完成的,所以前后的風(fēng)格不太一致,跳躍跨度過大,這是敗筆。第二,最重點的廣告詞,有個容易引起歧義的病句,這模糊焦點,會嚴(yán)重影響推廣效應(yīng)。第三就是,制作這個文案的人員可能深受厚黑學(xué)的影響,借用的案列過于陳舊,不太符合現(xiàn)在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最后一點,如果按照這樣的方案去實施推廣,前期投入資金比重太大,這樣不利于利益核算的準(zhǔn)確性,風(fēng)險太大,可控性太小,不建議使用?!?br/>
我的話說完,陳圖都默不作聲,他若有所思半響,說:“我知道了,你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