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熙柔驚詫:“三十五錢?這么貴?”
靖國貨市上流通最廣的乃是‘咸龍錢’,此物有軟有硬,軟銀則是由天蠶絲、榆木葉、常春藤以及堇竹等磨碎熬漿,曬干成形。
故而通體輕柔堅(jiān)韌,不易撕裂毀損,同時還繪有靖國戶部特制密圖、法印以及官方符文。
常人剽竊、印刷不易,且一旦被捕,輕者流放戍邊,重則抄家滅族,成本高利潤小,委實(shí)是得不償失啊。
尤其是天蠶絲乃是由‘鳳眼冰蠶’與‘炎山蠶’雜交培育的‘陰陽蠶’吐成,除了靖國官方外,少有勢力可以大規(guī)模培育。
當(dāng)然,道門也可以,不過彼等修道人士乃是以‘玉石晶’、‘靈姝幣’等交易,用不上凡人錢幣。
至于硬幣,則是三寸銀,號稱三寸,實(shí)則只有寸許,大者如豆莢,小近銀丸,色澤灰白,少有純銀。
按大靖律例,百張咸龍錢可兌一枚‘三寸銀’,重量相近,價值相當(dāng)。
不過但凡大額交易,必以咸龍軟銀為準(zhǔn),很簡單,這玩意輕便易攜。
若嫌軟銀太多,亦可換融金煉制的‘金圓錠’,此物價值最高,但百姓極少使用,倒是王公貴族亦或者富商大賈喜歡,畢竟金銀金銀,金貴于銀嘛。
拋去溢價外,一枚金圓腚可換百枚官制三寸銀,亦或者萬張咸龍錢。
不過咸龍錢換三寸銀、金圓錠有人愿意,可除非迫不得已,沒人愿拿金圓寸銀換咸龍。
尋常物什頂多十張咸龍錢以下,稍貴重些捅破天去也不過二十張,而能上三十的,極為少見。
似乎對于方熙柔的驚詫并不意外,那女尼姑笑吟吟地道:
“女施主手中的這枚金釵,內(nèi)藏一粒銀線,再算上金漆與珠綴,其本質(zhì)上已躋身‘銀器’了,今見施主果真心喜此物,故算你三十五錢,已經(jīng)是人情價了?!?br/> 眼看方熙柔似有意動,翁伯英暗自癟嘴,幾個錢的東西,至于這么糾結(jié)么?
他暗自搖頭,咱們這位方圣女倒地是人情淡薄啊,就不會繼續(xù)降價么,他朝那張四喜努了努嘴。
對方當(dāng)即會意,笑呵呵地朝著女尼姑拱手:“花師傅,行了,這生意也算張某人幫你招來的,你看就十二錢吧?!?br/> 尼姑臉色一拉,清心寡欲之境瞬間破碎,怫然不悅地道:“張賴子你亂扯什么,明明是貧尼自己招攬而來的貴客,怎么又成你招來的人了?”
張四喜無奈,伸出一只手:“十五錢,多了就算坑人了?!?br/> 那尼姑竟然不還價,以瞠目結(jié)舌的速度,當(dāng)機(jī)立斷地道:“成交!”
錢貨兩清之后,捏著銀釵的方熙柔瞅了瞅張四喜,不禁問道:“她剛才不是喊價三十五么,為何十五就賣了?”
張四喜回頭看了看那正數(shù)錢的攤主,他低聲賠笑道:“貴人可莫要上當(dāng)了,但凡砍價,不薅一半下來,都算血虧?!?br/> 悄咪咪偷聽的翁伯英深以為然,嘖嘖兩聲,畫扇一張,悠悠地道:
“蛇有蛇路,鼠有鼠道,這些人為了蠅頭小利就坑蒙拐騙,這輩子也就這樣了?!?br/> 倒是夏侯淳環(huán)視一周,據(jù)理力爭、尺寸不讓的講價情形隨處可見,他笑道:
“也不能算坑騙,只是買賣人的精明算計(jì)罷了?!?br/> 劉文珍瞅了瞅方圣女,再瞄一眼自家主子后,笑道:“無商不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