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注意:
各位新讀者,請從第一卷《夜奔》卷,《第一章趟雷》開始看。
因為根據(jù)廣大書友反饋的意見,為保證閱讀暢快感,已經將第二卷部分內容從正文中移至《作品相關》卷內。如對主人公身世及前情感興趣者自行閱覽,部分客戶端可能看不到作品相關,請去主站自行閱覽。給大家添麻煩了。特此致歉!
看這本書的部分書友質疑主角的前世太惡了,認為這種人是社會的渣滓,沒有一點閃光點,認為重生是一種福報,主角不應該獲得重生。詢問我為什么會選這樣一個主角。
在這里我首先要說,請您仔細琢磨一下“重生”兩個字。本質不就是重新來過一次的意思嗎?
什么人需要這個機會呢?難道是除了窮沒有漂亮老婆的**絲嗎?難道不是走錯了路的人才最需要重來一次的機會嗎?
我寫的是一個浪子回頭故事,這是一個有關親情友情愛情與功利自私抗衡的書,我認為只有這樣主角才是最有必要獲得重生的人。
而大家平時看的重生文,我反倒覺得本質其實是穿越文。重生不具備實際意義,只是金手指存在。
另外,輕易給主角下定義貼標簽,這種做法實在是有些不負責任。
在我的認知里,想在電視里要區(qū)分好人還是壞人的角色只是童年的記憶了。人也是沒有優(yōu)點和缺點之分的,有的只有特點。
比如說孩子都淘氣,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才要受家教,讀書認字。人也是不同的,所以說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鹩煤昧朔奖?,不會用就是災難。如此而已。
大多數(shù)情況下善與惡只是一念之差,有人幸運的是,關鍵時候能靠別人往好的地方拉他一把,他就是好人。不幸的是,若有人往壞的地方推他一把,他就變成了壞人。
而人最可怕的是在了解不全面的情況下,不考慮客觀,就對另一個人輕易下定義,貼標簽。如果每個人只會不負責任的。輕易的,拿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處境去衡量一切,那么最后人類社會將失去憐憫,同情,理解,幫助,人人最終都將無路可走。
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其實也正是十年浩劫的原因。因為真正的作惡者,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惡,反倒認為自己掌握了真理??捎行┦率遣豢赡娴?,這些人根本不會去想,如果是我錯了會怎么樣?
相反來說,改革開放最大的益處不是經濟的的開放,而是結束了一切只用一個標準衡量的絕對化年代,但可悲的是,現(xiàn)在的多數(shù)人仍習慣絕對化看問題。這里既有人年輕氣盛的緣故,也或許是“運動”荼毒作用。
下面我就來說說主角本身的具體情況。
主角前世,最后是后悔的。是渴望得到救贖的。
而他之所以前世走上這樣一條路,很大原因來自于他的性格,當年的歷史時代和家庭的原因。
在我的規(guī)劃里,主角不是一個壞人,或者是說,他的前世是一個被動的壞人。絕不是什么人性本惡。
單純從他的性格出發(fā),他是敏感的,想象力豐富的,不甘平庸的,頭腦靈活,善于采取主動行動的一類人。這一類人,在我的認識里,是比較易于成功的類型精英性格。如果在現(xiàn)代社會,主角比較容易成為藝術家、發(fā)明家或者商人。
只可惜,在我們的過去社會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只有“嚴”一個子,講究“抱孫不抱子”講究“師道尊嚴”,而對于淘氣的孩子,思維開闊,離經叛道的孩子通常是以一種嚴厲的管控和打壓方式進行的。說白了,獎勵的是可控的循規(guī)蹈矩,不喜歡不受控制的想象力。
可對于這些有創(chuàng)造型思維的孩子來說,適當?shù)墓膭詈驼坡暺鋵嵾h比棍棒、教條更能激勵他們,他們的反叛性也比一般人強。因此洪衍武的童年才會呈現(xiàn)出慫孩子的狀態(tài),但相反,對于能賦予他溫情的母親、妹妹、陳德元、常顯璋和陳力泉卻是能夠親近,并且愿意聽從一些指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