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修習內功(求追讀)
“徐遷內功1.0”自然是徐遷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所開創(chuàng)的內功。
給自己打造要修習的內功,徐遷盡可能將來到這世界后所了解學習到的武學知識融入其中,雖說是1.0版本,但放在江湖中,絕對是最頂尖的神功。
當然,這門神功最佳最適宜的修行者只有徐遷,除非有人能把身體改造得跟徐遷一模一樣。
來這世界一年多,終于有內功可以修行,饒是徐遷的心性,也有些興奮。
盡管接觸過很多的江湖客,對內功內力知曉不少,但觀察別人的內功心法、內力運轉,終歸不是自己親身體驗。
這門內功之所以被命名為“徐遷內功1.0”,是徐遷以為知海無涯,學無止境,他對武學的理解還會不斷精進,今日之所想未必是明日之所想,今日之所思未必是明日之所思,所修習的內功也會隨知識層級不同、認知不同而發(fā)生改變,出現(xiàn)2.0、3.0等更為完善的版本。
教給周芷若的內功亦是如此。
師徒二人在水潭邊上打起坐來,專心修習內功,白猿瞧著二人端坐不懂,雖不知兩人在干啥,也乖乖坐著一動不動。
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的極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氣運行不息,推動和調控著人體內的新陳代謝,維系著人體的生命進程。
但尋常時,人不可直接感知氣、控制氣,而根據(jù)徐遷的發(fā)現(xiàn),內功修行的實質就是以精神撬動潛藏于人體的氣,引導其成為內力,因此許多內功心法都要求要心思空明、心無雜念。
沒過多久,周芷若便找到氣感,依照“周芷若內功1.0”給出的方法引導氣產生內力。
在體內生出第一縷內力后,她睜開眼睛,見徐遷還在閉眼打坐,心道:‘莫非師父還未找到氣感、生出內力?’
徐遷的確還未找到,不因其他,只因相較于周芷若,他年紀更大。
在絕大多數(shù)武林人士的認識中,最佳的練武年齡在5到18歲間,即孩童、少年時期,過了這段時期再修習武功,很難再有成就。
在這世界武林的通俗說法是“根骨定型,難再塑造”!
徐遷在江湖上充當名醫(yī)時,接觸過不同年齡段的江湖客,發(fā)現(xiàn)的確有這個現(xiàn)象,但一個現(xiàn)象的產生,背后必有其原因。
據(jù)徐遷多方面研究觀察分析,最終得出一個結論: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因孩童、少年的細胞更加活躍、更具活性,氣更容易被感知引導,而等長到成年,細胞活性下降,氣也就不再容易被感知引導。
武道天才和庸才的差別也在此處。
世間凡人千千萬,總會出現(xiàn)些特殊的人,這些人的細胞比常人更具活性,修習武學較常人更容易,這類人自然被認為根骨上佳。
反之則有另一些人,細胞不活躍,人體之氣內斂封閉,自然是根骨差。
但這種情況并非不可改變。
既然是細胞活性問題,那么針對性想辦法便可!
在不斷感知中,徐遷終于感到自己體內的氣,他的氣很內斂,十分難感知引導,但終究是被感知到了,踏出了武道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