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夫子攙起陸爍,也不多言,攜著他的手,徑直走進了學堂。
身后眾人就都留在學堂外,不再跟上。
真是個高冷的人?。?br/> 這是陸爍對夫子的印象,和他本人溫和的外表一點也不符合。
陸爍甫一踏進書房,就看到正中間的墻上醒目的掛著一大幅畫,畫上一棵古樹,樹底下臥著一只梅花鹿。
陸爍知道這個。
陸爍現代的時候曾在參觀一個私塾古跡時看到過這幅畫,據說這畫兒是古時候所有私塾學堂都會懸掛的。
當時的導游解釋過這幅畫的內涵,梅花鹿的“鹿“即福祿的“祿“,臥著的鹿,即伏著的鹿,“伏“即“?!埃胺埂罢摺案5摗耙?,這一切都與“古樹“即“古書“有關。
學堂里掛這張畫是向學生暗示:學生需苦讀古書,將來才能“?!啊ⅰ暗摗半p收。
畫下則擺放著一個孔子的牌位,牌位兩旁各一只白玉觀音凈瓶,里面都插著一小束迎春花。
迎春花的花瓣看起來黃澄澄的,應該是早上才采回來的,看著很精神,給古樸嚴肅的學堂增添了一抹亮色。
陸昀昨日晚上就已給陸爍普及過拜師的古禮,因而一切進行得都挺順利的。
衛(wèi)夫子先給陸爍整理了衣冠,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之后陸爍就雙膝跪地,對著至圣先師孔子的牌位,九叩首。
再跪拜衛(wèi)夫子,三叩首。
衛(wèi)夫子就攙起陸爍,陸爍端肅著包子臉,朗聲喊了一聲先生,學堂外候著的白管家這才奉上早已準備好的束脩: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以及十條干肉。
行完拜師禮,袁文林的一個書童就很有眼色的端來一盆水,陸爍就將雙手放進去,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
衛(wèi)夫子這才拿起一只蘸著朱砂的毛筆,在陸爍的眉心處點了一下。
這就是儀式中的最后一道程序,朱砂啟智!
“痣”與“智”同音,意為開啟智慧,目明心亮。
等一系列繁瑣的拜師儀式行完,也不過一刻鐘而已。
衛(wèi)夫子這才走到學堂外,與袁正和陸昀寒暄起來。
陸昀先是贊了一番衛(wèi)夫子的學識,衛(wèi)夫子謙虛道不敢不敢,陸昀又說道犬子年幼無知還請先生多多勸誡教導云云,之后就和袁正帶著兩位管家離開了。
先生書桌的正下首有兩套桌椅,就是袁文林和陸爍的了。
陸爍就坐到座位上,長風幫著擺好筆墨紙硯以及鎮(zhèn)紙,又將那本陸爍未學完的《三字經》拿了出來。
至于書童小廝們,學堂后面就有一排課桌,他們可以坐在后排,跟著一起聽先生講課。
他們就相當于學堂的旁聽生,只是先生們卻根本不會理會他們。
這就使得他們會聽課聽得斷斷續(xù)續(xù)的,要知道許多時候先生都會進行一對一教學,不會全部在課堂上面對所有人講授,因而他們要學好很難。
不過在這個等級如此明顯的古代社會里,這種差距幾乎是不能改變的!
因而有些小廝能學到一點知識,他們的心里就已經很感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