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即長,無話則短。
兩天時間很快過去。
這兩天里,維克多按照簡提供的行程安排,確實一一都對應上了他看中的那幾家律師事務所的主辦律師的行動。
維克多花了點時間,細細地把幾個人的習性觀察了個清楚。
從個人習性出發(fā),大致猜測了競爭對手可能會使用的競標策略。
至于芬奇和里瑟那邊,這幾天卻一直都沒有消息。
估摸著他們又在忙著什么事情,只是暫時還用不上咱維克多這位工具人。
所以咱也不去管他。
最后是布朗&瓊斯事務所這邊。
按照咱維克多的要求,兩天時間已到,團隊里第一版的標書也統(tǒng)一到了維克多這里。
維克多花了半天的時間刪刪改改,把各自不同的重點歸攏在一起,成了一份完整的,重點分明、特色突出的標書。
您覺著這就可以發(fā)給《基斯凱莉》雜志了?
遠早著呢。
不管是多少人參與,也不管是標書還是啥,第一版出來的東西在維克多的眼里其實那都沒法看。
這第一版的意義,不過正好拿來熟悉一下過程而已。普通人覺著就這樣了,差不多就行吧。
可咱維克多卻從來都不會這么認為。
也不管是這次的制作標書還是以前撰寫法律文件,維克多熟練地運用了一招人好萊塢編劇團隊常用的頭腦風暴的方法。
怎么個頭腦風暴法呢?
維克多修改整理完標書,先是直接給每一位團隊成員發(fā)了一份。
然后就召集了大家連夜一起又在會議室里集合開會。
會議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給這版標書挑毛病。
可勁兒地挑,能把標書批得一無是處才好呢。
您瞧這會議室里人說的。
“按照雜志的運營特色,我們在知識產(chǎn)權(quán)方面的內(nèi)容應該重點突出的是對其他人的維權(quán)策略,而不是提議內(nèi)部制度的完善。
這么大一家傳媒公司,又不是第一次才聘請法律顧問,我們有什么理由認為它內(nèi)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制度還不完善呢?
所以別強調(diào)這個,這只是一堆無用的單詞組合而已?!?br/> “嗯,這個提議很好。簡,記下來?!?br/> “還有朱諾寫的內(nèi)容。
朱諾的工作經(jīng)歷很豐富,也看得見他在模特、明星一類資源上的優(yōu)勢。
可為什么不多寫一些你曾經(jīng)的服務對象對你的良好評價呢?
不然誰會輕易相信,有了朱諾我們就能接觸到那些大牌明星?”
“還有一點我們或許都忽視了。”
這是坐在一旁擔綱會議記錄的簡在發(fā)言,
“維克多定下來的競標策略是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
因此我們才有了朱諾這一塊的重點。
可是對于一家公司來說,他們的根本需求是什么呢?
利潤。
我們沒辦法直接給公司創(chuàng)造利潤,但為什么不能從行業(yè)的市場占有率上來建議公司未來與其他競爭對手之間的競爭重心呢?
所以我認為,我們競標《基斯凱莉》,不能只看到《基斯凱莉》。
我想,或許可以花時間研究一下市場排名前兩位的時尚雜志《vogue》、《elle》的市場或法務策略,說不定會是個很好的選擇。
嗯,為什么不呢?”
“好主意!”
……
會議進展迅速,效果良好。
這第一版的標書,果不其然,真就被完全否決了。
不過否決的主要是內(nèi)容,框架還是被留了下來。
接下來就是準備第二稿的標書了。
還是兩天時間。
兩天之后,等第二版出來,緊接著就是第二次批斗大會。
您瞧,這就是咱維克多借鑒的好萊塢編劇團隊的工業(yè)化產(chǎn)品制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