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我好怕?!?br/> “姘兒,不用怕,他們?nèi)烁??!?br/> “殿下,外面好危險,這次我們還是回去吧?!?br/> “回去還不是生不如死?!鄙賸D眼中露出絕望,風(fēng)吹來,將她沾滿塵埃的衣袂揚起,看上去份外楚楚可憐。
她們說話聲音很小,王巨聽不到,但向她們狠狠地瞪了一眼。
開玩笑,若是讓這群瘋狂的強盜發(fā)現(xiàn)了埋伏,還不知得死多少人。
姘兒嘴角撇了撇,做了一個不屑的動作。不過主仆二人也閉上了嘴巴。
少婦卻用眼神掃著王巨,這個小屁孩有多大,十二歲,十三歲,十四歲?呆在山里曬得黑黝黝的,加上營養(yǎng)不良造成長得纖瘦,她實際判斷不出來。不過大約就這個年齡吧,可在這個年齡里,自己能做什么?
還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少年郎呢。
王巨盯著外面。
幾匹馬從山頂上怒沖而下,迅速奔到王巨附近的山道上,領(lǐng)首的人突然勒住了馬。
王巨嚇了一大跳。
臨埋伏前他看了兩三遍,但那不是騎在馬上,難道他們發(fā)現(xiàn)了埋伏的鄉(xiāng)親?
這時他的一顆心都懸在嗓子眼里,四周很安靜,幾乎讓他聽到自己的心跳聲。他扭頭看了看自己身邊的朱清,朱清更害怕,額頭上都冒出大滴大滴汗珠。
但沒有動靜,兩人小心地從樹葉間向山道看去。
五匹馬,馬上坐著五名漢子,手持著提刀,領(lǐng)首的大漢手握著鳳嘴刀,還有兩名漢子背著黑漆弓。幾個人在低語,說什么,聽不清楚。朱清才吐了一口氣,不過危機仍然存在,只要他們仔細觀察,未必發(fā)現(xiàn)不了埋伏……
幾人都蒙著面紗,這個都知道的,他們吃相太難看了,不但做騾子的百姓恨之入骨,官吏鄉(xiāng)紳同樣痛恨,包括山那邊的人也恨之,所以更不能曝光。不過大約一名漢子感到天氣熱,便將面紗揭開,拭了拭汗珠。
王巨與朱清正好看到面紗下面額角的兩個字:振武!
**煩來了。
寨中的百姓也帶著刀,樸刀。但樸刀僅是一個籠統(tǒng)性名詞,狹小的樸刀在宋朝刀器中算是最差的一種,因此曾公亮編寫《武經(jīng)總要》時,都略掉了這種“農(nóng)具刀”。宋朝軍中真正制式刀類兵器有手刀、掉刀、屈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鳳嘴刀、筆刀,后七種都是長柄刀,只有手刀乃是短柄刀,手刀就是提刀。
寨中百姓帶著弓,桑木弓。但黑漆弓非是桑木弓,它與黃白樺弓、麻背弓乃是眼下宋軍四種制式弓箭。而且這四類弓箭全部真正的復(fù)合弓!
不過刀弓不能證明什么,若有門路,就是百姓也能弄到它們。
然而這個刺字……振武營官兵哪。
難怪……!
朱清明白了,王巨明白了。難怪朝廷一直剿不到這支盜匪,難怪他們戰(zhàn)不無勝,攻無不克,一搶一個準!
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朝廷的禁兵,沒有匪穴,出則為匪,入則為兵,上哪里去剿?
想要與西夏人私商,就必須打點這些丘八,因此他們對每次交易了如指掌,不能搶便吃一點賄賂,能搶便搶,而且因為了如指掌,所以一搶一個準。
五個大漢根本就沒有想到兩邊山坡灌木叢中居然有一群騾子膽大包天地埋伏著,他們低語完畢,頭領(lǐng)看著山道,崎嶇的山道上一片狼籍,近百輛獨輪車東倒西歪地散放著,山坡下面還有許多村民在逃跑,有人看到五頭高大的馬匹載著盜匪向山下沖來,急得胡亂地竄進山林里。
“哈哈哈……”領(lǐng)頭的大盜哈哈大樂。
然后在馬上抽出鳳嘴刀,敲打著戰(zhàn)馬,馬以更快的速度沖向山下。這也是必然,山民性格也剽悍,只要一次不殺,下次就會產(chǎn)生“僥幸”心理,就會反抗。只要殺寒了,大家望風(fēng)而逃,那才會每次都以最小的代價打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