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大師的選擇
優(yōu)等生們當然也看了一下。
他們更是看不明白。
寫的什么亂七八糟的。
其中只有邵雨桐傳看草紙的時候愣了一下。
因為草紙上的字跡非常的熟悉。
明顯就是蘇翰的字跡。
不過邵雨桐不是傻瓜,現(xiàn)在看到這種情況,還指不定發(fā)生了什么大事,她當然不可能出賣蘇翰了,也表示沒看到過。
由于沒人知道這份草紙來自何方。
鐘守炎最后也只能無奈的放棄。
他再次告別馮偉離開了學校。
……
不過當他仔細研究了這份草紙上內(nèi)容的時候,頓時也是醍醐灌頂,不得不說這份草紙對他這個大數(shù)學家來說,簡直就是上天賜給的寶物。
其設(shè)想之巧妙簡直是讓人佩服的不行。
但讓他絞盡腦汁的是。
按理說國內(nèi)有這么厲害的大數(shù)學家不可能寂寂無名才對。
難道真的是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只不過是一個民科的江湖高人。
但問題是這種水平又怎么能是民科呢?
而且為什么這種高人要躲在一個小初中呢?
以這位大師的水平去國外做研究也足足有余。
那里研究環(huán)境與團隊配置根本就不是國內(nèi)能比的。
這讓鐘守炎著實是有點頭大。
在他看來,如果這位大師,只是潛心在做研究,不喜歡被打擾,到也無可厚非。但不管怎么說,這位大師的數(shù)學水平,還是讓人嘆為觀止的。
畢竟他們這些專門搞研究的都講究團隊,幾乎沒有一個人潛心研究的。
一個人研究,沒有團隊,能把數(shù)學研究到如此深度廣度。
水平豈不是甩自己一百條街嗎。
其實鐘守炎從來不認為對方可能是一個學生。
因為學生根本不可能達到這種高度。
有這種高度數(shù)學思維的人,絕對是一個上了年紀,并且經(jīng)過了多年的數(shù)學思考和沉淀的人。
極大可能是這里的老師。
當然這么一位數(shù)學大師卻投身于初中教育。
讓他有些想不明白。
到底是為什么呢?
似乎自己那些曾經(jīng)讓他無比自豪的那些所謂的學術(shù)界成就。
那些讓他榮譽滿滿的論文期刊。
甚至是菲爾茨獎獲獎人的身份。
在這張草紙面前顯得那么的蒼白無力。
似乎這張紙正在嘲笑自己所謂的驕傲和榮耀。
嘲笑自己的大與無知。
難道世界上真的存在什么掃地僧?
鐘守炎捏了捏眉頭。
他忽然想著那些。
在國家最困難時期毅然決然放棄國外優(yōu)厚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
回國為了國家科研建設(shè)奉獻全部力量的華夏前輩們。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前輩的前仆后繼。
華夏民族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才與日俱增。
而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些物質(zhì)上的享受。
難道別人就不眷戀?
自己放不下的那些優(yōu)渥的學術(shù)研究條件。
別人為什么能放的下?
看來自己不過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虛偽小人罷了。
如果一個學者不能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的崛起奉獻一生,那么學再多的知識又有什么用呢。
一個連國家都不愛的人。
還想愛這個世界。
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