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郁大千欣賞謝東顰手機里每一張照片時,謝東顰正在想方設法找回自己手機。
在她終于靜下心來,運用回憶的方式,一點點看清楚小偷模樣時,距離郁大千欣賞她手機照片過去三天了。
“喂!公安局嗎?我要報案?!?br/> 謝東顰打完電話后,乘著剛才回憶的印象,很快手繪出了一幅小偷的模樣,與回憶中的畫面十分相像。
當謝東顰把手繪圖像傳給公安部門后,通過天眼系統(tǒng)和信息化網(wǎng)絡大數(shù)據(jù),迅速鎖定了小偷的行蹤。
大約在三天后的舊貨市場上,正在兜售手機贓物的小偷,被逮了個正著。
“冤枉??!我沒有偷……我是撿的?!?br/> 當拿出確鑿證據(jù)后,小偷頓時啞口無言,大吃一驚,想不到破案這么快速。
這次快速偵破此案,大部分要歸功于謝東顰的畫像,當然市場里拍不清面孔的老掉牙的監(jiān)控也起到了積極作用,這才讓民警得以在舊貨市場迅速鎖定目標。
至于為什么憑借回憶,就可以還原過去的場景,面對辦案民警的疑問,謝東顰自己也說不清楚。
“說吧。贓物去哪里了?”
面對民警的詢問,那個小個子小偷知道隱瞞不住了,就一五一十地招了。
下一步,辦案民警的任務變成了鎖定買贓物的嫌疑人。
按照小個子描述,身穿一身風衣外套,是一名面容清瘦,喜歡看畫,言語不多的青年男子。
“他的特點……似乎喜歡看手機里的照片?!?br/> 小偷對此印象頗為深刻。
至于具體長的什么樣,畫像部門根據(jù)小偷描述,畫出了一張嫌疑人頭像,平心而論,這與謝東顰夢中畫像的相似度相差甚遠。
主要原因在于,小偷的眼神都不是很專注,對于接觸對象一般顧左右而言他,所以也就對買主的印象不怎么深刻,對當時周邊的情形反倒是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