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打開電腦,點開我的作品,首先便看到了一位讀者對我作品的批評,他的原話是“個人認為,先秦以前的小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寫出那種上古人物的言行舉止,讓人一看就覺得這真的就是先秦風貌,這很難很遺憾,你的書開篇做不到這一點”雖然其批評直接干脆好不委婉,但我仔細想想后還是很樂于接受了我在回復中寫了,“讀者說沒有那就是沒有,作為讀者,您就是我的改卷老師”所以我會去認真的學習讀者所說的每一句話,認真回復,吸收其中的一些觀點,并酌情改動到我的后文之中
????其實作為作者,我心中也十分的清楚,的確沒有太多的先秦風貌,作為我的第一部作品,雖然我很努力了,但不可否認的是肯定還會有不足存在,比如時代感不強,代入感不強,筆風不夠細膩,細節(jié)沒有特色所以我必須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成長,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接受失敗,可怕的是被失敗嚇到所以如果我能堅持下來,如果您能看到我的下一步作品,您能繼續(xù)關注,那么從開篇開始,我相信您就能看到我的進步sg
????話說多了,還是說說本文的主題
????作為穿越小說,重要的是要讓人有代入感,就是隨著主角一起穿越到那個時代,這樣才能吸引讀者,這一點無可厚非那么才能做到這樣呢,我的想法是要寫出穿越時期的歷史特色比如從軍國大事上看,西漢早期,就要打匈奴,東漢末期,就是三國爾虞我詐,唐初是銳意進痊初唐時期你沒打突厥,盛唐時期你沒打吐蕃沒打波斯,中唐時期你沒打安祿山,你都不好意思說你去過唐朝,宋朝是大遼西夏和大金,到了明朝就是蒙古和女真了,清朝是什么呢,早期是三番和臺灣,中晚期是各色起義和西方列強,這些都是鮮明的歷史特征再說文化,漢朝是漢賦,這個好像很難,且不為今人所懂,所以寫這個的很少,唐朝就好說了,你若不會背詩,走在街上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然后是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小說就算了,你寫的本來就是小說再說政治特色,漢朝時外戚太監(jiān)當家,唐朝時封疆大吏造反,中間又插了一個女主得天下,宋朝的主旋律則是軍事上的懦弱和經(jīng)濟上的發(fā)達,明朝的最大特色就是錦衣衛(wèi)了,我沒見過穿越到明朝的小說不寫錦衣衛(wèi)的,清朝則是諸子奪嫡,這個類型的清穿小說太多了鮮明的歷史特色,讓人一下就接受到了這個時代如果您問,為什么我不寫這些時期,偏偏要寫先秦,其實只因為我對東周愛的極深,關于為何,后面我會另注文說明
????以上說了這么多,無非就是想引出我所寫的先秦戰(zhàn)國戰(zhàn)國時期的各種特色是什么呢?我也曾深深的思考,翻看了一系列的相關書籍后,我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時期的特色如下,在文化風貌上看是百家爭鳴,仁人志士們各持各的學說,游走列國,或試圖以自己的思想拯救世界,或試圖以自己的才學獲得尊重乃至利益從政治面貌上看,對士子開明的風氣,使得士子們游說列國成為可能,平民也可立即封相,對強國的渴望,使得變法成為風尚,長期各國力量的相對平衡,使得縱橫家們能一言抵千軍再從軍事上看,戰(zhàn)車正在衰敗,但還沒有退出戰(zhàn)超以魏武卒為代表的新式步兵正在成為歷史的潮流,來去如風的騎兵還沒普及,另外各種兵法的出現(xiàn),使得戰(zhàn)爭的決定因素已經(jīng)從兵向將的轉變,如果你不轉變那你就要挨打,這些都給了主角發(fā)揮的空間以上便是我對東周的不完全理解,在我看來,突出一個百家爭鳴中士子的作用,再突出列國紛爭中的戰(zhàn)爭,然后強調一下社會制度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時人們的心里影響,就應該能給主角一個發(fā)揮的空間,一個讓讀者能讀的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