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開方的話,我還沒太大把握?!?br/>
陳略干巴巴的回應道。
作為學霸,做不出來題,是很丟人的,眼下開不出來方,對陳略來說也過于羞恥。
畢竟張麗華的情況并不是用單純的桂枝湯就可以的,還要有加減變化。
按照《傷寒論》原文開方如果是第一步的話,那么方劑的變化加減就是下一步的。
要做到靈活的加減變化,不僅僅要對病情了如指掌,同時還要明白中藥材的藥性藥理以及搭配等等。
目前這方面,陳略還有所欠缺,他也只能做到第一步,亦或者比較簡單的,加減一兩味藥的程度,還做不到靈活。
“呼!”
這讓陳略邊上的師侄李志偉不由的松了口氣。
“你現(xiàn)在的一些基礎(chǔ)掌握的還可以,在藥理和選藥配伍方面可以下點功夫。”
安遠明也點了點頭,開始開方:
桂枝、赤芍、炙甘草、川樸、苦杏仁、瓜萎仁、開金鎖,七劑。
陳略在邊上看著,等到安遠明開好方子,這才問:“師父,方用桂枝湯外散風寒,加上川樸、杏仁肅肺止咳平喘,瓜萎仁有化痰通便的功效,開金鎖清肺化痰,赤芍的作用是?”
“哐啷!”
邊上李志偉不小心又撞到了自己放在窗臺上的杯子。
剛才他還以為陳略對藥理藥性不了解呢,聽陳略這么說,這哪兒是不理解?
李志偉看出來了,陳略可能在搭配加減方面確實還欠缺,可對一些藥材的藥性并非一竅不通。
自己這位小師叔,著實了不起,怪不得師公這么大年齡了,還會再收這么年輕一位小徒弟。
“中醫(yī)也是不斷發(fā)展,不斷尋求突破的?!?br/>
安遠明笑著對陳略解釋:“《傷寒論》雖然是了不起的醫(yī)學典籍,可畢竟距今已經(jīng)近兩千年了,這么長的時間,后世的醫(yī)學家對疾病也是有新的認識的?!?br/>
“從患者的舌苔來看,舌像有著隱隱的紫色,這說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瘀,加上赤芍,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br/>
陳略微微點頭,同時在心中和孫婉清溝通。
“安老說的不錯,患者確實存在一定的血瘀?!?br/>
孫婉清道:“這一段時間我看后世的一些醫(yī)學書籍,也確實受益匪淺,赤芍不僅僅有活血作用,還有一定的解痙作用,對于喘證多有幫助。”
“你這是跟著我一塊偷師,既當師傅,又當師妹嗎?”陳略在心中笑道。
孫婉清瞪了一眼陳略。
夫君在這種問題上,那是一點也不木訥!
.......
下午,陳略和安遠明在寧世海和幾位師侄的目送下離開了益善堂。
今天對于陳略來說,又是收獲滿滿的一天。
跟著安遠明,不僅僅有練手的機會,更是能看安遠明給患者治病,對于陳略拿不下來的患者,安遠明也耐心的解釋。
“小師弟,怎么了?”
等到寧世海轉(zhuǎn)身離開,姜鵬飛才笑著問李志偉:“怎么看上去像是霜打了的茄子?”
李志偉在他們師兄弟里面,一直都是最受寧世海喜歡的,雖然年輕,可心中傲氣,他們可是很少看到李志偉今天這樣的表情。
“被打擊了?!?br/>
李志偉搖了搖頭:“小師叔是真的牛皮?!?br/>
說著話,李志偉急忙快步追上寧世海:“師父,小師弟什么來頭,家里是不是很有背景?”
下午的時候,李志偉琢磨了一個下午。
從陳略的表現(xiàn)來看,李志偉覺得陳略家里肯定是有來頭的。
必然是從小就開始學醫(yī),要不然,肯定不可能有如此見識。
“家里有沒有背景我不知道,反正他自己很有背景?!?br/>
寧世海道:“你小師叔是今年咱們漢州省的理科狀元?!?br/>
“臥槽!”
跟著一起過來的郭晨和姜鵬飛還有詢問的李志偉三個人都齊齊的爆了一句粗口。
他們都已經(jīng)畢業(yè)好幾年了,又在醫(yī)館工作,還不怎么操心現(xiàn)在高考的事情。
一般來說,家里沒有孩子快要高考,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太多的閑心思。
可沒關(guān)注歸沒關(guān)注,省理科狀元是什么樣的存在他們還是知道的。
“別整天琢磨那些亂七八糟的。”
寧世海一邊走一邊道:“看看你們小師叔,心思多純的?!?br/>
李志偉張了張嘴,別說,今天下午跟著陳略和安遠明待了一個下午,他也頗有收獲,特別是陳略的一些思維方式,讓李志偉很是受用。
家里肯定有來頭,下次等小師叔來了打聽打聽。
李志偉佩服歸佩服,心中還是給自己找著借口。
陳略在學校附近吃過晚飯,才回到學校。
益善堂只是小醫(yī)館,是沒有食堂的,醫(yī)生們都是自己在外面吃,有著餐補。
原本下午陳略還說和安遠明一塊吃個晚飯呢,結(jié)果安遠明自己攔了車就走了,他和陳略不順路,也就沒有一起回,陳略只能自己搭車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