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要么早點想明白,要么一輩子都別明白……
那場正面交鋒的結果,墨染宸料得不差。
兩軍對陣,大將軍的副將率先出陣,和對方那個手執(zhí)彎刀,一臉虬髯的壯漢打了個平手。然后大將軍親自出馬,三五回合,手起刀落,將敵方大將斬于馬下。
正在雙方將領打得火熱的緊急當口,騎在馬上的敵方首領突然被他身后之人拿匕首架住了脖子——好一招擒賊先擒王!
那人正是折扇的主人,人稱丑先生的又一位用兵奇才。
他雖然一身外族人的裝束,但偏白的膚色還是讓墨染宸第一眼就認出了他,于是不動聲色地打起了配合。兩人曾是舊時好友,丑聞忠也曾是朝廷重臣,后因奸人陷害,獲罪流放邊關。
一別數(shù)年,不想再次相遇確是這樣的光景,真乃時也勢也。
人生在世,不得已之事甚多,墨染宸給他寫過幾次書信,后來就完全斷了聯(lián)系,至于他是怎么去到了敵方陣營,墨染宸不想去深究,無論他有什么樣的苦衷,至少現(xiàn)在他為王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果他真的只是想成為一個暗探的話,他已經(jīng)成功了。
不管朝廷還是軍隊,用人之道便是興亡之理,必須隨時隨地招賢納士。
賢才來源于三種途徑:一是被吸引來的,二是被篩選出來的,三是用重金挖過來的。
墨染宸身邊的人,黑衣劍客本是相國之子,只因與墨染宸有同窗之誼,就馬上同意跟他干,這叫吸引來的;大將軍身經(jīng)百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可獨挑大梁,以一敵百,有勇有謀,是篩選出來的;而無淵公子隨軍出征,生死不棄,那是用他墨染宸的一顆真心換來的。
這次出征,除了王軍還有大部分宸王的親兵。宸王的人馬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會忘記兩件事,一是招兵買馬,二是籌備武器,于是后來由千多人發(fā)展到將近萬人。
在皇家親衛(wèi)中,常常出現(xiàn)一種情況,只有在人手短缺或是爆發(fā)戰(zhàn)爭,有很多人戰(zhàn)死才會張榜招人,平常是不會換人的。用他們的話說,這叫節(jié)約資源,降低風險!
事實真是這樣嗎?
有種精神在軍隊中叫做魂——軍魂,一支軍隊如果有這樣的精神,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無論處于何種不利的形勢,都會想盡一切辦法解決,并且是軍隊里每一個士兵,每一個將領都和主帥是一條心的。
但是實際的情況是,軍中當遇到困難時,往往想方設法,殫精竭慮的只有主帥和將領,其余的人事不關己,反正解決不了對自己沒有損傷。
這難道不像之前守邊的窩囊部隊,打不贏沒關系,實在不行就跑,因為有退路。而立了軍令狀的主帥,將軍只能向前,因為他們沒有退路,要么勝利要么戰(zhàn)死!
在墨染宸心中,作為一個主帥必須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行動力,一旦發(fā)現(xiàn)風吹草動,就要立刻調查分析,大凡他選出來一手提拔的將領,都是武力、溝通力和反應能力特強的,大將軍當然也不例外。
盡管大將軍平常脾氣暴躁,但是有一個優(yōu)點是從不記仇。所以即便發(fā)飚了,也可以馬上轉怒為喜,從來沒有隔夜仇,這一點在作為統(tǒng)領來說是非??少F的。
不管是對上,和墨染宸商議策略,還是對下,同下屬發(fā)號司令,哪怕是同級之間,同其他將領各抒己見,在問題的溝通上幾乎從來就沒有他干不成的事,盡管有時他的方法看起來有些火爆,但畢竟是解決問題,只要不違背原則,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