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叢嘉站在李弘茂玉榻前時,他背上插滿銀針,臉正壓在錦被中,笑容極為難看。
李叢嘉知道自己來的不是時候,問候幾句,趕緊溜之大吉,直奔周府而去。
周宗,做為跟隨李煜爺爺烈祖李昪的老臣子,其實此時年齡并不大,五十多歲,拈著長須,站在內(nèi)門里,看著李叢嘉被人領(lǐng)了進來。
他拱手示意,前頭帶路,二人很快轉(zhuǎn)到一處碧玉小亭里。
這可是純粹的翠玉雕琢而成,柱、蓋、脊之間轉(zhuǎn)承接合,由十塊顏色有細微差別的玉石制作,十分精妙地鑲嵌在一處,如栩如生。
真是奢侈啊!這么大塊美玉,如果留傳到后世,恐怕會超過十億人民幣吧?
一面猜測和羨慕著,李叢嘉一面迎接著這個老者的審視!
“殿下那首詞叫什么名字?”
突出其來的問題,竟然直接問起李叢嘉在長江邊上順嘴改編的《沁園春.長江》,讓李叢嘉有些措手不及,猜不準這老頭會不會讓自己再當場做一首?
他搖頭:“一時戲作,也是被馮季昌逼急了,加上被令女小小年紀憂國憂民情懷所感染,才脫口而出的,還沒想名字呢!”
周宗長捋前胸胡須,輕輕頜首:“娥皇所作,是我由江淮報奏之事引起的傷感之作,她稍飾修改,所以顯得文不對題,殿下不要見笑!至于你所作之詞,體例上是詞牌‘沁園春’,我南唐之地還真是第一次聽人用此詞牌做詞。”
“那就叫‘沁園春.長江’吧?”
“可以,你的詞,當然你命名字!近期我將會把它收錄到唐詩之中,讓它名傳千古!”說到這兒,周宗轉(zhuǎn)身輕拍三掌。
不明所以的李叢嘉放眼看去,周娥皇提著一紙卷軸,正緩緩走來。
“這卷軸寫了你的這首詞,是小女記憶下來的!既然你命名了,不如填上可好?”
李叢嘉微微一樂:這老頭是要考較自己的字?。?br/> 從盛唐以來,人如其字。觀字知人,是許多長者考察未曾謀面的晚輩的重要手段。
難道,這周宗準備把娥皇許配給自己?自己的桃花運不會如此之快吧?
周娥皇抖開長卷,流暢的歐體字鋪滿紙面,如煙云升騰,股股翰墨之香縈繞亭間。那嚴謹工整、平正峭勁正合歐體字特點。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八面玲瓏,氣韻生動,恰到好處。
“好字啊!周大人果然是一代大家,文章天成,妙筆生花,這幅大作我要好好收藏,將來一定值大錢!”李叢嘉做為書法愛好者,深知這幅作品的珍貴,因此一把接過就要卷起帶走。
“六殿下慢卷!此軸是陛下要的,我剛才所問,也是想將其補完整!我知殿下有些失憶,但寫字深入骨髓,絕不會忘記的!請殿下撰寫題目,也讓陛下欣然!”
啥?是自己皇帝老子要的?那老周讓自己寫詞名,是何用意?失憶不忘字?
難道自己表現(xiàn)太搶眼,引起了李璟的懷疑?
極有可能!
寫毛筆字李叢嘉還真太害怕:前世家貧,母親文化程度低,只知道督促自己練字背書,因此自己的書法水平名震縣城內(nèi)外。
可是,李煜寫什么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