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和商紅葉說得,已是五年前的事。
那時李昂二十二歲,從戎第五年,榮升少將,親創(chuàng)天策師。
下轄“鷹揚”、“虎賁”、“龍驤”三團。
加上后勤編制,都只萬人。
便在北境莽蒼山戰(zhàn)場,橫壓羅剎帝國拓跋元帥親率的十個滿編師團十二萬精銳,陣斬兩萬五千六百一十四,抓降四萬八千五百二十六,打得羅剎帝國這十個精銳滿編師團,有七個直接取消編號。
國朝八百年,與羅剎交鋒數(shù)千次,從來輸多勝少。
莽蒼山之戰(zhàn),是首次完勝,史稱“莽蒼大捷”,寫進國書。
此役過后,年僅二十二歲的李昂,破格擢升兩級,授上將銜。
前無古人,往后也不大可能有來者。
回想往事,李昂頗為感慨。
不知不覺,他已戎馬十年,期間經(jīng)歷大戰(zhàn)死戰(zhàn)絕戶戰(zhàn)無算,身邊的熱血兒郎,也不知有多少為國捐軀、埋骨青山。
天策軍草創(chuàng)時的鷹揚、虎賁、龍驤三個戰(zhàn)團,差不多八千兒郎,活到現(xiàn)在的,可有八百?
莽蒼山之戰(zhàn),雖是大捷,八千健兒也死了將近三千。
其中還包括他最倚重的副手,天策師副師座葉天青。
葉天青跟李昂同時入伍。
李昂當班長,他當副班長,李昂當營長,他當副營長……
兩人一路走來,互相扶持,相交莫逆。
葉天青才情天賦,絲毫不弱李昂,卻甘心收斂光芒,輔佐李昂。
莽蒼山一戰(zhàn),以一萬對十二萬,對面還是當時的天下第一名帥拓跋軒轅,十死無生的局面。
李昂和葉天青商議后,定下絕戶計,以葉天青率領(lǐng)龍驤戰(zhàn)團為餌,困守高地,直面拓跋軒轅親率的十二萬精銳。
他率領(lǐng)鷹揚和虎賁兩個戰(zhàn)團,迂回包抄……
李昂還記得,那天的雪很大,北風更是喧囂。
葉天青白衣縞素,卓立山巔,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龍驤戰(zhàn)團兩千八百男兒,高唱《無衣》,死戰(zhàn)不退,最終只活下來一百二十六人。
等李昂擊敗敵方,葉天青雄偉身軀還站在山巔,屹立不倒,卻早就沒了氣息。
戰(zhàn)后驗尸,從他身上挖出三十八顆彈頭,重六兩三錢。
跟小時候算命摸骨的先生給葉天青算的命格,一模一樣。
這一戰(zhàn),李昂封神。
和李昂齊名、并稱“帝國雙壁”的葉天青,卻戰(zhàn)死沙場,享年二十四歲。
莽蒼山之戰(zhàn)后又兩年,李昂也滿二十四歲。
擴編到十萬的天策軍,于“捕魚兒?!贝髴?zhàn)羅剎八十萬大軍,陣斬四萬余,抓降近二十萬。
曾淪陷超過一半的北境,全數(shù)收復。
這一戰(zhàn),堪稱國朝八百年來第一大捷,對羅剎帝國來說,便是開國以來第一大敗。
此役過后,李昂升大都督。
但最初的八千健兒,就只剩不到兩千。
戰(zhàn)后李昂效法漢代霍驃騎“封狼居胥”,在捕魚兒海設祭壇拜天,祭奠戰(zhàn)死的弟兄。
拜天之前,他下令將羅剎國二十萬降卒全數(shù)斬殺,割下人頭,筑成京觀。
此后三年,北境無戰(zhàn)事。
這三年間,李昂統(tǒng)御天策軍,南擊百越、西征元突、北破羅剎、東伐神風,萬戰(zhàn)不敗。
近乎以一人一軍,蕩平國朝周邊所有隱患,還國朝一個海晏河清、盛世太平。
他成了當世第一名帥。
創(chuàng)立才五年的天策軍,成了當世第一強軍。
但當初的八千健兒,活著的不足八百,再減去傷殘的、退役的,還跟著他的,竟只有一百二十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