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擊過后,法軍先出動了騎兵,每個士兵手上拿著的是卡賓槍,就是一種短管火繩槍,可以單手射擊。
這一點上,東方騎兵和西方騎兵裝備有很大的不同,東方騎兵幾乎還是冷兵器。
由于火繩槍的射擊距離要比卡賓槍的遠,西班牙火槍兵首先發(fā)起了射擊。
他們采用的幾段擊看不出來,但戰(zhàn)術(shù)上和大明的三段擊差不多。
第一排射擊完了之后就立即撤到后排裝填彈藥,后排裝填好的補充上來射擊,如此往復。
在靠近了一些距離之后,法軍騎兵也開火了,手持卡賓槍朝著西班牙軍隊密集的陣形射擊,雙方互相有人慘叫著倒下。
終于,法軍騎兵沖到了西班牙方陣近前,西軍的火槍手迅速撤后,長矛兵將原本豎立的長矛放倒大約成45度角。
在電影中可以看出,這長矛很長,至少有三人高以上,秦良玉的白桿兵所用的白桿長矛恐怕都沒有這么長。
長矛如林,像刺猬一般,法軍的騎兵也不敢直接沖擊,一些收不住的騎兵,直接被長矛刺死。
法軍騎兵只得繞著陣形尋找突破的機會。
跟在騎兵身后,法軍的步兵迎著幾輪炮擊壓了上來,同樣是長矛手。
長矛對長矛,雙方在靠近之后,卻變得謹慎了很多。
雙方的長矛交錯,腳步緩慢挪移,將鋒利的矛尖一點點的指向敵人。
矛桿碰撞發(fā)出噼哩叭啦的雜亂聲響,讓人愈發(fā)的神情緊張。
突然,不知是誰先動的手,密集的長矛兇狠的捅向前方。
伴隨著長矛桿的撞擊聲,捅入敵人身體的入肉聲,夾雜著各種慘叫聲不斷,血腥異常。
王承恩都差點尖叫出來,但迅速的憋了回去,崇禎則表現(xiàn)得好了很多。
而沈浪這個現(xiàn)代人,看到比這血腥的電影多了去了,早已經(jīng)沒有感覺。
由于雙方士兵都是平端著長矛攻擊,所以下方大約半人高的區(qū)域就有了空隙。
雙方皆有士兵利用這個空隙拿著短武器殺向?qū)Ψ降拈L矛兵。
因為長矛兵手持長矛,注意力也在對面的敵人身上,根本沒有能力顧及攻向下盤的敵人。
所以,長矛手一旦被手持短武器的敵人靠近,基本是死路一條。
而另一方為了保障己方長矛兵的安全,也會有一些手持短武器的士兵貓著身子或者半蹲著身子截殺對方靠近的士兵。
雙方廝殺得非常慘烈。
沈浪之前已經(jīng)向兩人解釋過,電影中受傷甚至死人的場面都是假的,都是自己那個時代的人利用技術(shù)做出來的。
其實,電影里面的人一點事都沒有,連那些血都是假的。
可即便如此,第一次看到這種血腥的戰(zhàn)斗場景,兩人還是有些不適應,因為太真實了。
經(jīng)過殘酷的戰(zhàn)斗,法軍的第一波攻擊被打退,但西班牙人的傷亡也不小。
在第二次進攻前夕,法軍派出了談判代表,但西班牙人拒絕了法軍的要求。
于是,法軍的第二次進攻再所難免。
西班牙人的殘軍繼續(xù)列陣,法軍的第二次進攻開始,主角身邊的戰(zhàn)友被法軍的火槍一個個擊倒。
隨著主角持劍大叫一聲的向鏡頭方向刺來,馬蹄聲回蕩,影片結(jié)束,也預示著西班牙人的戰(zhàn)敗。
光是看這一小段戰(zhàn)爭場面,崇禎自然是無法看懂這部影片,甚至分不清誰是誰。
沈浪便將這場戰(zhàn)爭的背景講解給他聽,而這場戰(zhàn)爭也是歐洲正在進行的三十年戰(zhàn)爭中的一場重要戰(zhàn)役。
沈浪對外國歷史研究得不多,所以了解得不是很清楚,但他提前把資料下載了下來,現(xiàn)在拿出資料講解就可以了。
通過沈浪的講述,崇禎才知道,原來西方也同樣不平靜,十多個國家卷入殘酷的大戰(zhàn)中,已經(jīng)打了幾十年了。
電影中的這次戰(zhàn)役叫羅克魯瓦戰(zhàn)役,讓崇禎的腦海中迅速的閃過大明的薩爾滸之戰(zhàn)。
而正是這一戰(zhàn),大明喪失了戰(zhàn)略主動權(quán)。
羅克魯瓦戰(zhàn)役,佛朗機人,也就是西班牙人,則是歐洲霸主地位被打敗他們的法蘭西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