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劉家劉光世vs劉琦。
彥崇對場上的爭鋒并不在意,看著手上這根槊桿,上等韌木的主干,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外層再纏繞麻繩、葛布,涂以生漆,用刀砍了一砍槊桿發(fā)出金屬之聲,桿身上一點印痕都沒有。
“好寶貝??!”
歷史上十三太保用的兵器是禹王朝天槊,現(xiàn)在這最珍貴的槊桿已經有了,假以時日有了好鐵打造槊鋒,組合起來就是一件稱心如意的神兵。
隨手舞了一舞這根槊桿,耍了幾個槍花,彥崇對演武奪魁信心十足,結果一騎上戰(zhàn)馬又發(fā)現(xiàn)大問題。
這是顏崇第一次騎戰(zhàn)馬熱身,幾番沖刺下來,卻覺得馬力不夠,這馬的水平比自己武藝可差的太遠了。不能達到人馬合一的境界。
種府下人們再次急成了螞蟻。
關鍵時侯還是老種經略一錘定音,將我的大青龍牽去借給彥崇。
大青龍隨種師道身經百戰(zhàn),對戰(zhàn)場的感覺非常好,彥崇溜了幾圈只覺得此馬象是配合多年的老伙計一般得心應手。
萬事俱備,只欠奪魁!
“第二場劉琦勝。”
第三場:吳家吳麟vs楊家楊再興。
正在束發(fā)的彥崇聽到三個熟悉的字,一時間并沒反應過來,等將頭發(fā)束好,腰帶扎緊,猛然一驚。
楊再興!
楊家楊再興!
這個猛人不是在曹成那里嗎?還將飛哥的胞弟岳翻給殺了。
掐指一算,我去,楊再興現(xiàn)在才十五歲,估計還沒有反出楊家去當流寇。
看來楊再興在楊家的地位不高,以至于最后成了流寇楊矛子,有意思??!
“第三場楊再興勝!”
第四場:種家種彥崇vs楊存中。
打馬來到校聲中央,少年一身白袍,扛著一枝極長的黑棍,看上去極不協(xié)調。
馬高、棍長、人小。
而楊存中雖然也只有十六歲,但已經跟著西軍在橫山走了一遭,有了戰(zhàn)場的磨煉,更被大多數(shù)人看好。
兩人一抱拳,戰(zhàn)鼓聲起,打馬回身站住。楊存中一夾馬腹,開始加速。
彥崇自然不肯示弱滅了種家威風,馬蹬一嗑,大青龍長嘶一聲奔跑起來。
滿腦子都是楊再興的影子,楊存中雖然強,但不算沖陣的猛將,而是一位將才,雖然歷史上是他在風波亭監(jiān)斬的飛哥,但從宋史來看此人不壞,抗金英雄。不然彥崇二話不說就在這里滅了他。
楊再興絕對比姚平仲難對付多了。巔峰李存孝自然毫無壓力,殘?zhí)莆宕畷r,楊家先祖火山王楊袞,也就是楊老令公的老爸,曾經年少氣盛,去向十三太保索要天下第一的金牌,結果被李存孝幾合就走馬生擒。
楊家槍法來自于高家槍法,因此評書上虛構了一個高寵,正是高家槍的傳人,說岳傳武力第一無人可擋,只有滑車才能擋的住他,可就是高家槍的祖先高思繼,也在李存孝手上走不了幾合,當時天下十大高手全加起來,也不是十三太保一人之敵。
將不過李!這是歷史對李孝存勇武的蓋棺結論。
可惜自已現(xiàn)在只有他的一半武力,能不能對付楊再興,心中無底。這不是單純的數(shù)字問題,武力到后面,都是達到自身的極限,差上一點,就是終生都無法逾越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