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龍蛇
與姜伐野友好道別之后,楊崢又強撐著率眾軍趕回枹罕。
背上一直火辣辣的,那疼痛仿佛已經(jīng)侵入骨髓。
看著周圍賨人敬仰的眼神,楊崢覺得這頓打沒白挨。
唯一有怨氣的就是杜斌。
這小子一路上沒少抱怨,楊崢安排了兩個人伺候著他。
他還在喋喋不休。
這廝是典型的蹭鼻子上臉。
讓周圍的人都對他有些厭煩。
“行了,大老爺們的,別扭扭捏捏的像個女人?!?br/>
楊崢挨的十鞭子,未必比他挨的三十鞭子輕。
此事之后,楊崢在羌人心中的正面形象就立起來了。
這時代無論羌漢,都敬重豪杰勇士。
當(dāng)年董卓少好俠,嘗游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jié),西涼鐵騎中不知有多少羌騎。
此后,隴西、金城附近的羌人們時常來枹罕。
姜伐野時常帶羌部首領(lǐng)來拜見。
楊崢也樂得交朋友,殺羊備酒,盛情招待。
接觸多了,反而覺得羌人容易相處,什么事都掛在臉上,高興就是高興,厭惡就是厭惡,沒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也沒那么多花花腸子。
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也就漸漸熱絡(luò)起來。
一些熱情的部族要送女兒,楊崢趕緊婉拒。
見過后世精雕細琢的美女,再看看這些老兄的長相,楊崢實在沒有什么期待。
也有些部族送來青壯子弟,跟隨從軍。
一來學(xué)些本事,二來,羌人日子艱難,青壯正是能吃的年紀(jì),部族負擔(dān)不起。
這也是羌人們的常規(guī)做法。
魏蜀都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羌騎。
楊崢自然來者不拒,多多益善。
組建了一支六百人的羌營,從武衛(wèi)營中挑選老卒,分散其中為長官,嚴(yán)加訓(xùn)練。
這些人相當(dāng)于楊崢的私兵,放在枹罕城中有些不妥。
馬上李彌就要來了,有些準(zhǔn)備還是要做的。
枹罕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北面是北塬山,西北面是黃河,東南面是漓水河,地勢上西北面高,東南面低,對整個隴西形成居高臨下之勢。
南面有漓谷、平谷等河谷,但南來北往的人多,人多就眼雜,不適合屯軍。
只有黃土高原地貌的北塬山合適,塬上裂谷山溝眾多,隨便往山溝里鉆,有心人也找不到。
楊崢帶著趙阿七、公孫甫等幾個心腹去尋地方。
這樣的地方自然不難找。
反而是太多了,讓人難以抉擇。
最終楊崢選了一個不遠不近的溝壑,左右青蔥繚繞,一條小溪貫穿前后,里面雜草叢生,時常有野稚、野兔的身影,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之后幾天,楊崢帶著人每天伐木夯土挖窯洞,羌人都是青壯,有的是力氣,一座可容納千人的營寨很快就建好。
至于糧食,夏侯霸每月都會給枹罕送一批。
枹罕軍民自己屯墾,還有附近塢堡也會時常上交田賦。
養(yǎng)這六百羌兵是足夠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大多數(shù)人不會漢言,交流起來比較困難,好在他們異常聽話,心思也比較單純。
楊崢想來想去,覺得此事只能交給那四十三個孩子了,畢竟待在枹罕也不太妥。
李彌這廝生性陰險,天知道他會腦補出什么玩意兒。
而此地條件雖然艱苦,但越是艱苦就越能磨礪人,這時代溫室里面養(yǎng)出來的人,怎么跟四方野獸爭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