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口無遮攔
伍子胥一聽,起身向外面走去。
堂中眾人此時對王禪已是另眼相看,也都在竊竊私語,談?wù)摰某藖砣酥?,就是王禪的聰慧。
伍家三人除了伍子胥外,其子伍封還有女婿化武,都迎著范蠡及施子進(jìn)門,直接引進(jìn)到主座右側(cè),也就是剛才還空著的座位之上。
大家停止議論,卻都仰著頭,看著施子。
施子之美,可以說眾望所歸,艷影沉魚,帶著一股淡淡的香氣。
特別是前排幾人,對施子之美更是搖頭晃腦,十分欣賞。
反而是對也長得十分俊朗,一副書生意氣的范蠡,越國使臣卻沒有興趣。
“施子姐姐是不是你師姐?”
王禪再次湊了過去,并不懼生,也不怕別人聽見,更不怕被范蠡施子聽見。
“是,她就是我?guī)熃?,你送我的劍,因?yàn)閯Τ?,所以就讓施子師姐拿著,你不會見怪吧?!?br/>
“不會,此劍也是雌雄雙劍,我開心還來不及呢。”
王禪兩人對話著,施子卻走了下來,把劍遞給化蝶道:“化蝶妹妹,此劍還是還你,若不然楚國靈童心里自然不舒服,你可別聽她嘴上胡說。”
化蝶心里有一絲不快,因?yàn)閯偛磐醵U故意如此說,那么說明王禪已見過施子,而施子如此美艷,帶著一股成**人之味,是個男子見了都會心動,這讓她小有妒意。
“謝謝師姐,還請師姐上臺就坐,不用管這個鬼面娃。”
化蝶站起身來,接過劍,冷冷看了看王禪。
而她的身邊,勝玉也是對著施子一笑道:“施子姐姐,你今天真美,我好羨慕呀!”
勝玉公主與化蝶如此一說,再加上剛才王禪的話,大家這才知道原來她們還有如此關(guān)系。所以對施子的到來,反而沒有人會懷疑她的身份,而且人長得美,也就不會有人向壞的地方去想。
這也是王禪需要的,剛才他有意讓大家一驚,大家都在猜測伍子與施子還有范蠡之間的關(guān)系。
現(xiàn)在他又大聲說了化蝶與施子同出師門的關(guān)系,所以大家都覺得理所當(dāng)然。
而且王禪也算是回伍子與禮,反而起了為伍子解釋的作用。
而且從他看這一眾賓客的表情,王禪知道大家十分愿意與施子同場祝壽,雖然并非可以占到什么便宜,可聞一聞施子身上散發(fā)的香味,也會讓人心曠神恬。
同時能與施子如此美艷的姑娘一同為伍子祝壽,能與其同場,那也算是無比的榮幸之事,說出去自然也十分體面。
施子向著勝玉淡淡一笑,返身回去就坐,腰身十分纖細(xì),小步輕移,扭動起來,讓人為之陶醉。
就連王禪一個十二歲的少年看了都有些心癢癢的,更何況其它成年賓客,怕是口水都難與控制了。
而此時范蠡卻站起身來,從懷中掏出一卷古書,雙手送與伍子。
“聽聞伍大夫做壽,越王也知大夫賢名,特派范蠡前來祝壽,特送上古書一冊,作來壽禮,還望伍相國收下。”
伍子喜笑顏開,也同樣雙手接過古書。
仔細(xì)打開,臉上一驚。
“如此奇書,伍員實(shí)在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下面眾人都十分疑惑,剛才伯否的夜明珠,已經(jīng)是價值連城之物,而王禪的魚劍,更是震驚眾人。此時現(xiàn)在看來,伍子此時手中的古書,卻還要更加神秘,
伍子臉上變化不停,而范蠡卻淺淺一笑道:“伍相國賢名遠(yuǎn)播列國,吳國與越國又唇齒相依,這本越國種植以及鑄劍之術(shù)古書,原本是傳于夏王少康之年,而越國也依此書,一直自給自足。同時越國鑄劍之術(shù),也是名揚(yáng)列國,皆因有此書,現(xiàn)在我代越王獻(xiàn)給伍子,聊表我王對吳王敬意,也對伍相國的敬意,伍相國受之有德,受之有德?!?br/>
眾人一聽,這才知道,這傳自夏少康之時,怪不得有了此書,縱然越國偏居?xùn)|南一隅,卻也能國強(qiáng)民壯,特別是鑄劍之術(shù),列國無出其右。
伍子持書,對著范蠡深深一揖道:“伍子代我王回謝越王,此書吾當(dāng)親呈我王,以示兩國睦鄰友好?!?br/>
伍子說完,看了看公子山,而公子山卻點(diǎn)頭示意。
王禪此時才知道,原來越王也是想通過伍子來影響吳王。
若以吳王好戰(zhàn)之性,那如此一來,若不攻越國,自然會攻楚國,此招也是十分陰損,當(dāng)是勝王禪一籌。
于王禪而言,也算第一次的小小挫折畢竟姜還是老的辣。
剛才的風(fēng)頭,現(xiàn)在已被范蠡壓下。
而且觀堂下三個公子的表情,似乎對范蠡敬獻(xiàn)之物,也十分滿意。
特別是公子山,似乎早就知道此事,臉上得意,眼中卻盡是施子的身影。
而公子夫差則眼中放光,對此書顯現(xiàn)貪欲。
若能有此書,不消幾年,吳國必然兵強(qiáng)馬壯,能征伐于列國,也就更能實(shí)現(xiàn)他的抱負(fù)。
在這個年代,兵器強(qiáng)弱,間接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實(shí)力與征伐能力,而夫差顯然更好征伐,也就更喜歡此書。
公子波則有些失落,他本是代吳王祝壽,按理若此物要敬獻(xiàn)吳王,可以直接轉(zhuǎn)交于他,可伍子胥卻并不予他,反而只看了公子山,說明伍子胥于他并不看好,而是看好其弟公子山。
而且對于今天的座位排次,公子波心里本就有嫌,此時心中所想,已表露于臉上。
若不是范蠡身邊還有施子,那他定然會就此發(fā)作。
看來范蠡來此,再敬獻(xiàn)此物也是工于心計(jì),把三個公子的心思都算計(jì)得清楚,有意借伍子壽宴來打壓公子波。
此事,伍子胥自然是十分明白的。
而孫武卻面不改色,無動于衷。
他講究的是兵法韜略,雖然也精于兵器,但只是取勝的其次,所以對此并不在意。
而伯否呢,則一臉詭笑,于他而言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王禪再細(xì)思之,卻是心中大驚。
范蠡此舉可謂一箭多雕,損人利己。
其一通過此舉,可以明確越王對吳王之敬,讓吳王也一時找不到理由攻伐越國,畢竟獻(xiàn)此書,如同獻(xiàn)圖一般。
其二,通過此舉也力壓伯否與孫武,說明伍子胥才是真的大賢之人,受越王敬意,暗地挑起三人不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