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上午,張帆就來了一位病人。
中醫(yī)就是這么現(xiàn)實,雖然自己醫(yī)術高超,但是名氣不足,卻定到專家級別的掛號費,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不買賬的。
不過張帆并不擔心,酒香不怕巷子深,等他的口碑慢慢打出去,名氣起來之后,掛他號的人,說不定都排成隊。
中午,跟老爸還有姜良鐸小孫他們一起在旁邊的餐館吃飯。
“今天第一天營業(yè),看病的人還是不少的,看起來你的醫(yī)館經(jīng)營下去,完全沒有問題?!?br/> 姜良鐸雖然沒有開過醫(yī)館,但是他也知道,開醫(yī)館就像做生意,不賺錢最終的結果就是倒閉。
“只要能發(fā)的起工資,醫(yī)館就得開下去。”
張景碩打算把醫(yī)館一直傳承下去呢,反正不需要交房租,最多就不賺錢而已。
“明天老周也會過來坐診,趁著我們還有點名氣,給你醫(yī)館多帶點人氣?!?br/> 姜良鐸說這話的時候,回頭看了一眼張帆。
“說真的姜老,真的是太感謝您了,我就說等忙過了這幾天,一定要好好請您跟周老吃個飯呢。”
“飯吃不吃的都無所謂,就是……張帆那個針灸……”
張帆正在吃菜,聽到姜老的話,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
他們兩個老中醫(yī),能來張氏醫(yī)館坐診,還不是看上自己望診以及針灸方面的實力?
“姜老,您看這樣行不行,我這幾天把自己腦子里的知識總結總結,寫一本中醫(yī)理論方面的書籍,到時候那給您看看?”
隨著張帆學習的中醫(yī)知識越來越多,他的中醫(yī)理論也跟著升級了。
升級帶來的知識融合,已經(jīng)在他腦海中建立起了初級的中醫(yī)知識理論架構。
他本來是想把這些理論寫成書的,不過一直沒有抽出時間。
“真的啊,那真是太好了!”
姜良鐸眼睛發(fā)亮,張帆望診跟針灸出神入化,絕對自稱體系,如果他真能把整個體系整理成書,對整個中醫(yī),將會有巨大的推進作用。
同時旁邊的小孫也是心跳加速,張氏醫(yī)館開業(yè),他也是忙里忙外的,如果張帆寫的書能讓他看一看,幫再多的忙,也都值了。
……
下午,張帆不用坐診。
他已經(jīng)答應了何家,今天要去何家給他們家的老爺子看病。
何家人挺準時的,一點鐘的時候,就有人專門過來接張帆。
坐上何家的車,很快就來到了一處別墅區(qū)。
這里是燕京有名的長官住宅區(qū),雖然里面都是老別墅了,但是綠化安保做的都非常好。
尤其是門口站著的保安,都是真正的軍人。
車子在一處別墅前緩緩的停了下來。
何建樹跟何嘉文已經(jīng)在外面等著他了。
“張醫(yī)生,我父親這些年來,大腦不是特別好使,人不太清人,等一下您在看病的時候,盡量不要刺激他?!?br/> 何建樹提前把老爺子的情況說了一下。
張帆點了點頭。
何家老爺子已經(jīng)八十五歲了,張帆走進房間看了他一眼。
“冒昧的問一句,老爺子是不是得過腦中風?”
張帆說的腦中風,其實就是腦溢血。
看老爺子的情況,不認識人,應該屬于腦溢血導致的神經(jīng)壓迫。
之前他看過一個病人,也是這個情況。
“沒錯,老爺子以前吃東西不講究,高血壓,醫(yī)生讓他吃清淡一點,他還是每天又是酒又是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