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一多半的時候,一段話讓我欣喜若狂,我激動的默念著:“南匯地處江北,瀕臨大海,年雨量分布不均,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小水災(zāi)與小旱災(zāi)。看小說首發(fā)推薦去不過旱災(zāi)較少,而且災(zāi)情一般較輕。據(jù)《南匯縣志》記載,歷史上旱災(zāi)最嚴重的一次,生在大秦洪武十八年,縣志稱:“夏旱成災(zāi),禾苗干死,顆粒無收,饑民無數(shù)。三月之后,連降暴雨,時達六日,洪水泛濫,災(zāi)民成群,無以安撫,時有暴動”。南匯?不就是隔山州百里之外的一個小縣城嗎?
????我興奮的叫老爹趕快過來看,老爹看過后也是欣喜若狂,不顧那書上厚厚的灰塵,就抱著那書繼續(xù)翻看起來,直到在我們?nèi)置玫淖⒁曄路暾荆骸肮写耸?,果然有此之事”?br/>
????隨招呼我們?nèi)置蒙锨坝^看,只見最后一頁上寫到:“大秦立朝數(shù)百年,歷大旱八次,經(jīng)水災(zāi)八次,其次量相當(dāng),每次旱澇之災(zāi)緊隨,期間隔之不四余月,都知昏君當(dāng)?shù)绹雌?,卻無人曉天意難為,值此國破家亡之際,誰可挽百姓于水火”。
????老爹略微開懷道:“此書乃我常家祖先從一貧困書生處偶得,一直未加重視,為父亦未看完,不知竟還有如此奇聞”。
????既然前世的諺語與今世對應(yīng)起來,接下來就是要如何利用這記載與巧合,讓皇帝陛下及滿朝文武相信大旱即將過去,現(xiàn)在最應(yīng)該的就是做好防澇工作,而不是拿那些無辜孩童作為犧牲品去做那些另人指的祭祀之事,從而達到某些人不可告人的目的。
????大哥建議說應(yīng)該直上朝堂陳述其利弊,竭力阻擋祭祀之事繼續(xù)生下去,要有那種“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勇氣與魄力。二哥說如果這樣就直接帶人將祭祀用的孩童截下,沒了孩童看他們?nèi)绾渭漓?,如何謀害我家大表姐,待降雨之后再行放出。老爹望著坐在旁邊一言不的我,問道:“思兒可有什么見解?”
????其實我也是心急無半絲頭緒,半天后只好為難道:“女兒年幼,不知其他方法,只知三人成虎事多有,眾口礫金君自寬?!崩系酃庖涣粒窒萑氤了贾?。
????靜默中有人來報說青州城主來了,父親讓鵬哥兒看著書房,任何人不得進入之后,就帶領(lǐng)我們到府門前迎接。
????姨丈身著一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服飾,身邊只帶著一個貼身護衛(wèi)走了進來,見到父親就說這次來無須讓過多的人知曉,父親了然,直接將其引入書房,命鵬哥兒將所有想進之人擋住。
????書房中,姨丈與老爹端坐桌邊,我們?nèi)置脛t站立兩邊。
????坐下后,姨丈直問父親可有收到京城來信?看父親點頭后;就問可有想到什么解決法子?見父親又點頭之后,面露欣喜道:“哦?可詳細解說嗎”
????父親笑笑說,現(xiàn)在只是理出一個頭緒,還要進行推敲,親家來的正好。于是將我們從書上查找的資料拿與姨丈觀看,姨丈看后也是眉頭一開,抬起頭對父親道:“讀萬卷書,不如讀有用書,只是不知這書上記載的可信與否”
????父親點點頭道:“此書乃大秦最后一位記錄官所載,因載完之時正遇大秦滅國,所以才流傳民間乃至我家,我年幼之時亦讀過此書,可惜多有遺忘。若非思兒提起,我也未想到此典故?!?br/>
????“思兒?”看姨丈滿臉疑惑的表情,父親才笑著點了點頭道:“是思兒看過此書,才提出大旱之后,必有大澇之說”。
????姨丈更是驚訝起來,然后就是看著我笑出聲道:“吾家有良兒,良兒有佳妻”。
????老爹看我滿頭黑線的表情,笑道:“憶兒,你帶思兒去照顧你娘親,順便讓綠衣安排下晚餐事亦。”我與不情不愿離開的二哥行了禮,離開書房,向娘親房中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