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主簿的客人是一位二十來歲的男子,對方身形有些文弱,相貌卻十分英俊,正是羅敏的堂弟羅致,也是四年前差點兒娶了江漓的人。
羅致一直在隔壁鏡潭縣的書院讀書,四年前突然被江漓拒婚后,很是頹喪了一陣子,甚至還因此耽誤了來年的會考。之后,羅家為避開流言蜚語,舉家搬去了鏡潭縣定居。
因拒婚一事,羅家和江家一度交惡,即使后來羅致迎娶了江二叔的女兒江晴,兩家的關系也并沒有緩和多少。
江羅兩家雖然表面上是親家,但羅家以羅致要專心讀書為由,逢年過節(jié)只托人把禮品捎給江家,幾乎從不走動。就連江晴,在嫁給羅致以后,也幾乎斷了跟娘家的往來。
這次羅致之所以回銅雀鎮(zhèn),是為了參加江小叔和崔主簿女兒的婚禮。
原本,因為羅致耽誤了會考,楊氏心里多少有些愧疚,再加上羅家年節(jié)時送來的禮品一樣不少,所以她對羅致不肯親自上門孝敬她的事,也就沒多計較。
可這次楊氏的小兒子成親,算得上是江家的大事了,如果羅致這個秀才公能來參加,也能更添光彩。
因此在定下婚期后,楊氏便早早給江晴夫妻倆捎了口信,囑咐羅致此次一定要來參加婚禮,否則她就要去大鬧書院。
以楊氏的性子,她不是做不出這種荒唐事,所以權(quán)衡之下,羅致還是帶著江晴回了趟銅雀鎮(zhèn)。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這其中也有崔主簿的授意。
四年前羅致便被書院的老師贊稱有舉人之相,雖然他錯過了上一屆的會試,確實可惜。不過,之前羅致也算年少成名,多少帶有一些少年人的輕浮氣,經(jīng)此一事后,倒是沉穩(wěn)深刻了不少,也算是因禍得福。
崔主簿偷偷托人打聽過,以羅致眼下在書院的成績,若無意外,必能一舉考中前三甲。是以,崔主簿早就有意要與他交好。
如若不是羅致早已成親,崔主簿倒更想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羅致。他后來之所以松口,同意女兒嫁去江家,還是考量到江家跟羅致有姻親關系在。
羅致這次從鏡潭縣趕回來,先到了銅雀鎮(zhèn)落腳,崔主簿聽說后,順勢便把人請來了自己府上做客。
崔主簿是一方官員,而且因著江家的關系,跟羅致也算是半個親戚,羅致不好推拒,但卻故意拖延了些時間,直到午后過半,這才姍姍來遲,趕來赴約。
可誰知兩人還沒寒暄幾句,就被趕來的江漓給打斷了。
崔主簿觀羅致面無表情,一時也拿不準他有沒有猜到門外的人是江漓。
不過,羅致既然都提了“公務要緊”,他也不適合再把人趕走,便揮手讓仆人把人給帶進來。
想了想他又問羅致說:“等會兒只怕要攪擾好一陣子,你可要先挪步去偏廳?”
當年的事,說起來是江漓拒接了羅致,崔主簿怕等會兒兩人相見,羅致會尷尬難堪,便問他是否需要回避
羅致頓了一瞬,卻說:“崔主簿如果不介意的話,我想在側(cè)旁觀?!?br/> 崔主簿道:“自然不是介意的。”既然羅致不在乎,他也樂意賣他一個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