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安自然不知兩人心中的念頭。
“既然首要問題是靈石不夠花銷,就先從這方面開始改革吧?!?br/> 他隨意問道:“如今,青山還有哪些靈石來源?”
“稟山主,現今我們青山,除了每年定時受禹界接濟外,便只有鍛器,煉丹這兩個渠道,售賣靈器,寶丹,來賺取靈石?!?br/> 司徒鈞認真道。
禹界,身為天下第一宗在南域的一處福地洞天,共設立了數百座山門。
固定生活在此處的修仙者逾萬人,若算上外界不常駐的人員,那數量更多。
對于靈器,丹藥等物件,自然是有市場需求的。
不過這些產業(yè),早被許多大山門把持。
除了禹界一小撮富得流油的山門,擁有中型靈脈礦,看不上這三瓜兩棗外。
大部分山頭都會進行自產自銷的方式,售賣靈器,丹藥,靈獸,法陣,符箓等寶貝,來賺取靈石,用來更好的培養(yǎng)弟子,發(fā)展山門。
青山貧瘠,不光是沒有什么鍛器,煉丹的寶材,人才也是沒幾個。
正兒八經的鍛器師只有鍛器房執(zhí)事顧小玨一人。
至于煉丹師,除了司徒鈞外,也尋不到第二個。
而且,他們兩個也都才三階的水準。
想靠兜售靈器,丹藥等產業(yè)來彌補弟子修行所需,完全是杯水車薪。
就算讓兩人累死在煉丹房和鍛器臺上,也不可能賺回來每月青山運轉所需的靈石。
劉平安跟著他們在鍛器堂和煉丹房轉悠了一圈,徹底了解情況后,有些犯難了。
并不是他良心發(fā)現,看青山底蘊已是山窮水盡,不想敗掉剩余的這點兒家底了。
而是........青山一脈如今的狀況,怎么看都是救不活了。
正常一個山門,除了固定有靈脈礦開采之外,至少還有大大小小數十個攫取靈石的渠道,以及大量的靈石儲備,應對不時之需。
而青山,不光庫房一干二凈,連靈脈礦也開采完了,只有一個半死不活的鍛器堂,還有另一個半死不活的煉丹房有些微薄收入。
礙于系統的禁止條例,劉平安就算是想要反向經營,讓青山進一步衰敗,至少,得拿出一個邏輯上站得住的方法來。
先不管可不可行,至少得說得過去,能糊弄系統。
可劉平安,面對如今的局面,愣是連這種方法都想不到。
鍛器堂里。
劉平安陷入了沉思。
顧小玨,司徒鈞兩人,站在他身側,有些緊張的望著他。
他們兩位執(zhí)事,都是青山老人了,對山門感情深厚。
眼下,山門運轉困難,前代山主跑路,兩人只能將僅有的希望,寄托在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劉平安身上。
希望,新山主能想出轍來吧。
“咦,這是什么?”
劉平安正搜腸刮肚,苦思冥想有沒有什么方式能說得過去,讓鍛器堂改革一下。
賺不賺得到靈石無所謂,主要能忽悠得了系統。
忽然,他余光一撇,落在木案上一把沒有封鞘的長劍上。
這長劍,通體青紫,鑲嵌著一顆碧藍的寶石。
隨意擺在鍛器堂的木案上頭,散發(fā)著讓人心悸的光毫,極為惹眼。
“嗡!”
劉平安取下這把劍,灌注了一絲靈力。
頓時,劍鋒迸發(fā)出極耀眼的光寒,波動極為驚人。
“這把劍是你鑄的?”
劉平安眼前一亮,盯著顧小玨。
“不錯。”
顧小玨略有些不好意思:“閑暇時的拙劣之作,中看不中用?!?br/> 這劍,雖賣相極佳,稍稍用靈力激發(fā),就能爆發(fā)出恐怖的氣息,甚至隱有靈寶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