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這山臺縣,南靠大海,北有水路。
有幾個港口,雖然不算太大,也算是相當繁華。
走水路到濠江不超過80公里,可以說地理位置相當優(yōu)越了。
以往時候,山臺縣算是富裕之處,只是近些年,接連遭遇一些劫難,導致縣里的百姓難以度日。
“掌柜的,你們家還有什么飯菜,都端上來吧?”
一行人走的不算太慢,但這年月,二十多里路,還是走了足足兩個小時。
來到縣城附近,已經算是入夜了。
也幸好縣城看起來還十分安寧,隱約可以看到,城門都還沒關,城門下巡邏的士兵也比較松散。
看起來,山臺下面村子里的波折和災難,并沒有影響到縣城附近的繁華與昌盛。
走南闖北的一堆堆商隊,絡繹不絕的在官道上行走。
有進城的,也有出城的,好不熱鬧。
“這位少爺,您幾位里面請,我們小店里所有飯菜供應充足,像蜜汁叉燒、白切雞、燒鵝...”
掌柜的看到從外面走進來一群人,抬眼這么一看,就得有二十來位。
一開始,看到那些村民的裝扮,臉色就是一變。
但又看到為首的洪筠,一身打扮像極了留洋歸來的學生。
一時間,又舔著笑臉迎了上來。
“大少,您看,要不您樓上請?我們樓上正好還有個雅間,您這些手下...”
很顯然,掌柜的是將這些村民當成洪筠雇傭的下人了。
他的印象里,大少爺自然有大少爺?shù)某苑?,肯定是喜歡去雅間的,不可能跟下人一起吃。
“不用了,我們就在樓下,這里挺好的,而且,他們也不是我的手下,都是我的朋友。”
“是,是,既然如此,大少,您和您這些朋友,就先坐下,咱們坐下來喝杯茶,然后慢慢點菜,不著急?!?br/> 見洪筠這么說,雖然搞不懂面前這位‘大少’到底是怎么個意思。
不過,掌柜的畢竟是常年做買賣的人,見多識廣。
所以也沒當回事,立刻就隨著洪筠的說法敘了下去。
“張大哥,你們都坐,這幾張空桌子,我看差不多可以坐下?!?br/> 說是小店,其實不算小,這樓下就有七八張桌子。
其中還有兩張圓桌子,這兩張圓桌子就能坐下十幾口人。
擠一擠,洪筠這群人都坐在這里也沒問題。
不過,這些人雖然窮困潦倒,但規(guī)矩還是懂的。
他們不是真的落草為寇,如今有了飯轍,自然就顯得拘謹許多。
“洪少爺,您先請,您先請。”
一群人很是自卑的,竟然沒有人敢跟洪筠同桌。
在他們心里,人家高高在上的大少爺,喝過洋墨水的留學生能請他們吃頓飯,就算是祖上積德。
要是這么不開眼,非跟人家擠在一個桌子上,那是會折壽,會損陰德的。
沒錯,這個年代,雖然看起來像是變天了。
實際上,這些底層的百姓,思想依舊是處于舊時代的狀態(tài)。
那種森嚴的等級觀念,仍然是深入人心。
“行了,我這里沒這么多規(guī)矩,這么大一張桌子,就我自己坐這里算怎么回事?”
“張大哥,你們幾個坐我這里來?!?br/> 看到眾人紛紛都坐到其他桌子上,自己這大圓桌上除了他空無一人。
洪筠忍不住皺起眉頭,敲了敲桌子。
也許是洪筠的態(tài)度,讓大家有些緊張。
畢竟那種被人吆喝來指使去的日子,他們早就習慣了。